孩子的父亲却不是她丈夫,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英拉为何不愿点头?

2024年12月16日19:30:35 情感 7816

泰国前总理英拉·西那瓦的名字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只是这次,并非她在政坛的决策,而是关于她的私人生活——英拉和伴侣阿努索的29年“婚姻”始终未获得法律认可。

尽管两人共同育有一子,生活如同夫妻,但英拉却始终没有答应阿努索的求婚,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何这位成功的女性,始终未在法律上为这段深厚的感情打上烙印?

而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不仅仅是个人选择那么简单。

孩子的父亲却不是她丈夫,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英拉为何不愿点头? - 天天要闻

英拉与阿努索的爱情故事

英拉·西那瓦,出生于泰国清迈的显赫家庭,虽然拥有巨大的家族财富和政治背景,但她的爱情并未因此受到任何特殊对待。

她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展现出超凡的商业才能和谈判技巧。1995年,英拉与阿努索首次相识,在一次商业谈判中,两人因为相似的背景与谈判风格擦出了火花。

阿努索对她一见钟情,但英拉对这段感情的态度较为谨慎。

尽管阿努索后来多次向英拉求婚,英拉却始终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为何这段始终未获法律认可的关系能够维持29年?

英拉选择与阿努索共同生活,却不愿意在婚姻上加以束缚,正是出于对个人事业与自由的坚持。

英拉认为,如果结婚,她将失去使用“西那瓦”这个姓氏的权利,且婚姻关系意味着她在职场上的独立性将受到威胁。

孩子的父亲却不是她丈夫,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英拉为何不愿点头? - 天天要闻

政治生涯与私人生活的冲突

英拉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从2011年成为泰国首位女性总理,到2014年因大米收购案被罢免,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让她的私人生活与工作常常发生冲突。

英拉的父亲叻·西那瓦是泰国著名的政治人物,她的哥哥他信·西那瓦更是泰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位关键人物。

因此,英拉从小便在父兄的影子下成长,在政治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对于英拉来说,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契约,更是社会与政治对她的期待。她害怕婚姻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政治风险。

在2011年成为总理后,英拉忙于改革民生,推行大米收购政策,提升农民收入,这让她更加专注于政治事业,而对家庭的投入相对较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拉认为,阿努索的支持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阿努索不仅没有因此对她产生任何不满,反而全力支持她的每一个决定。

孩子的父亲却不是她丈夫,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英拉为何不愿点头? - 天天要闻

法律与社会的双重压力

英拉与阿努索的关系虽然没有法律保障,但两人之间的默契和深厚感情却早已超过了传统婚姻的界限。

英拉和阿努索共同生活了多年,育有一子——素帕赛。尽管两人未领取结婚证,但在外界眼中,他们已经是彼此的“丈夫与妻子”。

然而,英拉却始终不愿在婚姻上“画上句号”,她将事业与家庭视为并行不悖的两条轨迹,婚姻对于她而言,只是一个社会标签而已。

泰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婚姻有着较强的束缚力,尤其是对于女性。英拉的选择,代表了她对自由与独立的坚持。

在泰国社会中,女性结婚后会成为丈夫家庭的一部分,而失去姓氏与独立的权利。

英拉不愿放弃她在家族企业中的影响力,也不希望婚姻影响她在政治上的决策空间。

孩子的父亲却不是她丈夫,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英拉为何不愿点头? - 天天要闻

爱与自由,英拉的抉择

英拉在政治生涯的高峰期,一度面临巨大的压力。她的哥哥他信·西那瓦因政治原因长期流亡,而英拉则肩负着将家族事业继续发扬光大的责任。

2014年,英拉因大米政策问题被泰国军政府罢免,随后流亡海外。

面对流亡生活,英拉再度做出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选择——将丈夫阿努索与儿子留在泰国,自己则带着对家国的责任感逃往迪拜。

阿努索并未因此与英拉断绝关系,反而在经济上继续支持她,使她能够在外安心生活。

他的理解与支持,也让英拉更加坚定了不在法律上正式结婚的决定。

她认为,虽然这段感情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但两人心意相通、感情稳固,这比任何形式的婚姻都更具意义。

孩子的父亲却不是她丈夫,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英拉为何不愿点头? - 天天要闻

一场持续29年的求婚,依旧未点头

至今,英拉与阿努索依然没有结婚,这段长达29年的感情却依然坚定不移。

对于英拉来说,婚姻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她对自我、对事业的独立选择。

她没有向传统婚姻妥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自由的方式来维系这段感情。

在这个问题上,或许只有英拉自己知道答案:婚姻是否意味着束缚,而真爱是否能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生根发芽?

这一切仍然是谜,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谜团,才让英拉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那么,你认为,英拉如果最终走入婚姻殿堂,这段感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信息来源:

新华社《泰国前总理英拉:生活在他信的影子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搜狐《西那瓦家族,泰国第一家族命运起伏,堪称泰版肯尼迪家族 》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