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2024年03月30日20:15:30 情感 1291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安慰法叫做“酸葡萄效应”,它的解释是:

“个人在追求目标失败后,为了缓解内心的痛楚和不安,偷偷在心底安慰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力量。”

这个效应来自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故事《狐狸与葡萄》。

狐狸想得到熟透了的葡萄,一次次跳起来,一次比一次跳得高,它还是没能吃到葡萄。

拼尽全力地跳,狐狸也没法够到葡萄的高度,它安慰自己说:

“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最近在看《枕上诗词:唐诗里的岁月山河》时,古人也面对“得不到”的问题。

有相爱的人,家境差距无法结婚。

有想要奉献终身的职业,外力阻挠无法实现心愿。

有把酒言欢的好友,最需要陪伴时无法相随左右。

这时候,他们就是用“酸葡萄效应”来安慰自己,一起来看看吧。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修成正果

常常有人说,初恋总是特别难忘。

初恋,因为是第一次认真喜欢一个人,所以难免印象深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那个人确实很好。

白居易这一生,有这么一位青梅竹马的初恋湘灵

白居易十九岁时就颇具才气,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成为京城里的大才子,十五岁的湘灵亭亭玉立,腹有诗书气自华。

白居易写下诗《邻女》向湘灵告白,他说“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他通过诗书向世人说:“我爱上了这个姑娘!”

他爱她,她也爱他,可白居易没法立即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白居易生于官僚家庭,湘灵是普通的农家女,门不当户不对,这是一段不被看好的感情。

在求娶湘灵遭到拒绝后,他立志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脱离家庭与湘灵生活,越是这样,母亲越想让他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光耀门楣。

崇尚孝道的时代,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终究难以成功,白居易将自己的婚事一拖再拖。

三十六岁时,在母亲以死相逼、整个家族的相逼下,他娶了门当户对杨氏望族杨汝士的从妹。

白居易和湘灵,在严苛的封建礼教中,一个中年成婚,一个终身未嫁。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白居易和湘灵在一起时,全身心爱着她,想要同她喜结连理。

他始终没能忘了湘灵,可也没有沉湎在过去的情爱里无可自拔,只是在夜深人静时,在旧物面前的伤怀最终成为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

不是所有的爱最后都能修成正果,不是所有相爱的人都有相守一生的缘分。

学会放下,放下心中执念,放下无谓思念,将过去尘封在记忆中,以崭新面貌开启新的生活。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

罗翔老师说过:

“做你该做的事情,并且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我们可能付出了百般努力却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然后苛责抱怨自己,对自己说没有成功是因为不够努力。

可事实是努力了没有成功是常态,罗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罗隐生于晚唐时期,心怀天下百姓,希望通过科举入仕,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参加科举十几次,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同门都当官,他却考不中,五十五岁放弃科举,东归入钱镠幕后,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

他是不努力没有才华的愚人吗?

不,在唯亲是用的晚唐,科考早已丧失了公平性,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科举也只是徒留形式。

为了科举及第,罗隐也曾写过很多推荐自己的投谒文章,只不过他的投谒诗文都极大讽刺当时的时局,自然不被权贵们喜爱。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他就像一个诗词段子手,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去呈现让人感到悲哀的社会现实。

民间的百姓都知道,一个叫罗隐的大诗人,为他们说话发声,为他们大骂当权者。

百姓们的相信和支持,是罗隐受到的另一种回报,官场黑暗,他也尽力为百姓做事,给了贫苦百姓支撑的力量。

努力不一定有显而易见的回报,享受努力的过程,就像游戏里打怪升级,看淡努力带来的回报,盯着努力带来的成长。

有人在努力后没有取得想要的成果,在现实的磋磨中对未来失望,没有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将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纪伯伦说:“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人活着,还得有个目标。

没有达到的目标,不要气馁,鼓起勇气重新出发。

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达不到想要的目标,怎知命运不是给你主角一样精彩辉煌的人生添了一个小插曲呢?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不是所有时刻,都有人陪伴左右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渔翁》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后,独自在山水间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

柳宗元未遭贬谪时光彩耀眼,朝廷里上上下下很多人都是他的至交好友,家里门庭若市。

其中,他和刘禹锡关系最好,被誉为“刘柳”,两人同登进士榜,共同参与了朝政改革,彼此扶持,后来柳宗元在政治上遭遇挫折,被贬到永州。

柳宗元深感孤独无助,无数次给朝中旧友写信,给刘禹锡写得最多,希望能够得到安慰和庇佑,可这些信件最终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成年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存钱,不是独处,而是讨好自己 - 天天要闻

柳宗元当时的处境很危险,随时可能遭到杀戮之祸,朋友们都害怕受到牵连。

在面对杳无音讯的信件,柳宗元内心深感痛苦,更多的是孤独,难以适应没有朋友的陪伴,他每天能做的事情很少,钓鱼、作诗、投入诗词是他安慰自己的办法。

柳宗元一生中绝大部分的诗词,都是在被贬谪期间所做,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也来源于此。

作家李银河说:

“每个灵魂都是孤独的,孤零零来到世间,孤零零面对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孤零零面对死亡。

最后孤零零地离世,在浩瀚的宇宙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再热闹的聚会,也有散场的时刻;再要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那天。

孤独和寂寞,是我们这一生逃不开的。

活在世界上,与其一直期待朋友家人的陪伴,不会学会独处。

探寻内心,找到独处的乐趣,成为自己的光而无需借助别人的亮。

成年人,最自在的活法,就是记住这句话:

请学会讨好自己。

能安慰好别人是你的能力,能讨好好自己是你的本事。

让别人快乐是你的情商高,让自己快乐是你的逆商高,也就是摆脱困境的能力强。

白居易对湘灵爱而不得,这段感情在白居易结婚时湮灭,白居易安慰好了自己,好好对待杨氏,同时不忘湘灵,他没有辜负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罗隐十几次科举都没能中举,他最终明白不是他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安慰好自己继续为百姓做事,践行初心和使命。

柳宗元惨遭贬谪孤零零在永州,朋友们爱莫能助,感到孤独时充实自己,找寻生命中的乐趣。

万物随缘,悲喜自渡,你才是自己唯一的救赎。

当你学会了自我治愈,逆境困境便不能再拿你怎么样。

愿你最终会长成自己雨天里的伞,黑夜里的灯!


作者 | 幕灯·凉夏

图片 | 幕灯·摄影爱好者投稿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