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行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心理学来解决

2024年02月26日18:25:14 情感 1456


能用行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心理学来解决 - 天天要闻

海棠女侠原创文章,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在刚开始接触心理学知识的时候,总感觉它是万能的。

一个人不开心了,焦虑了,抑郁了,ok,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更严重的去专门的精神科门诊看一看,总能解决;

一个人在特定的场合总会犯特定的毛病,比如一到公众面前演讲就口吃,一接触异性就说不出来话,一出门就总想反复检查门窗是否管好,一到幽闭狭小的空间就觉得心慌异常、如临大敌,那也是心理疾病,心理学也能解决。

但是,心理学真的是万能的吗?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年跟姐姐聊天,结合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例,我们共同的感受是,当下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需要越来越重视,相较于吃饱穿暖,我们更关心自己过得幸不幸福、开不开心,更关心个人的自由意志有没有得到尊重。

所以,市面上关于精神类、心理类、灵修类的课程和服务越来越多,尤其我自己在学习占星课程,大数据给我推送的内容更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每每看到这些,都不由得感叹,真的是应该感谢共产党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不是生存需求已经得到解决,又怎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内心世界。

但是,心理学真的是万能的吗?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到底哪个才是这个世界的本元?我们真的能通过精神心理的建设,来实现物质世界的种种目标吗?

这是曾经大学课堂上,教授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时必须要讲到的一个知识点。只可惜当时年轻,二十啷当的年纪,半点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甚至记忆中根本不知道老教授都说了什么,只记得头顶惨白枯燥的灯光,前排打瞌睡的同学,以及讲台上干瘪枯瘦的老头儿灰突突的身影。

能用行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心理学来解决 - 天天要闻

所有没有认真上完的课终将会用另一种形式让我们补上,当年蒙混过关的科目现在终于露出了它严肃的面目。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都恍然觉得老教授又站在了讲台上,点着我的名,板着脸来提问我:

这位同学,你说说,精神和物质,到底哪个是世界的本源?

我依旧交不出满分的答卷。如果一定要回答,我只能说:

在绝境中,当我们把所有可能的技巧办法都用尽时,精神世界的强大或许可以改变物质世界的科学规律,创造出神的奇迹;

但是,当我们在寻常生活中,当我们还没有用尽所有的技巧办法时,当我们还没有在行动上竭尽全力时,这个世界依然是由物质来主导,我们的精神世界越不过客观环境的桎梏;


就像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产生不了更先进思想一样,无数农民推翻了地主之后只会想当下一个地主,却没有人想着去改革社会,让这个世界人人平等,再也没有地主,再也没有农民。

所以,能用行动来解决的问题,先不要想着用心理学来解决。因为,即便在心理学框架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也覆盖在当下客观环境之下的,它能解释和说明,但是却做不到推翻和颠覆。


真正能让我们走出困境的,还是一双坚定有力的腿,而不是无比热切的心。

这个道理,也是在我被现实教育了无数次之后才明白。大到人生的志向和理想,小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其实莫不是如此——

如果能改变,那就不要强求自己去等待和忍耐,太多的心理建设,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就像被困在牢笼中的囚犯,再怎么告诉自己当下的处境还不算最糟糕,那也改变不了被囚禁、失去自由的事实。

尤其是在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之后依然觉得内心冲突时,心理学其实是在告诉你,亲,你方向反了,当下你应该做的是越狱,而不是强迫自己接受这个牢笼;

即便越狱有可能被枪毙,可是如果你不越狱,你一定会发疯,与其做一个莫名其妙死在牢笼中的疯子,还不如来一场心智清醒、意志坚定的越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男主一样,逃出去了,海阔天空;死在路上,那又怎样,一样身心解脱。

能用行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心理学来解决 - 天天要闻

在过去的这个春节,跟亲朋好友们聊天,我听过各种各样苦闷的故事: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爹妈强硬干涉自己的感情选择,工作中遇到领导同事刁难,婆媳关系剑拔弩张……

连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烦恼:学校里总有无聊的同学对着自己起哄,爹妈总是不理解自己的感受,新的学校环境交不到朋友……

在倾诉人口中,每一个事例都是无解,每一种处境都是只有自己最为无辜,身边所有他人都给不了助力,整个世界就剩自己孤苦无依。

真的是这样吗?

跟一个妹妹聊她的情感困境,她说自己谈的对象不被爹妈认可,只因为对象在同一省份的另一个城市,即便两个城市相聚不过两个小时车程,但是爹妈依然固执地反对。

甚至妹妹谈都跟男友稳定地谈了两三年了,爹妈依然自欺欺人地觉得女儿就是单身,春节还在给女儿介绍相亲,不去还不行。可怜妹妹只能两头瞒着,既不能让男友知道爹妈在给自己组织相亲,又不能让爹妈知道,自己跟男友还保持着密切联系。

妹妹愁眉苦脸地问我怎么办,我说:

这个春节,你对象有没有拎着礼物来看望你的父母?即便太远了不方便过来,有没有打个电话拜个年?如果是对你的父母实在害怕,那你还有哥哥呢,你对象有没有想着先跟大舅哥搞好关系?如果他什么都没有做,那你有没有提点他去做?如果你们俩什么都没做,那你确定,你们俩都是本着以结婚为目的在搞对象?

妹妹哑然,这些事情她确实都没有做,她只是单纯地希望,在不引发冲突的情况下,说服爹妈接受自己的男友,说服爹妈之后,再让男友一派和气地上门。

我看着她叹了口气:

你觉得可能吗?你觉得自身具备“不引发冲突的情况下,说服爹妈”这种能力吗?或者你爹妈具备“对女儿男朋友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接受男生为准女婿”这种素养吗?

既然都不具备,那就不要想着用语言去说服爹妈,用心理学去改变爹妈的观点,这种“空谈”对他们来说,只会是你们俩都很幼稚、这段感情很不靠谱的证明,因为你所有的“说服”,都建立在男生很没有礼数、“春节都不知道给准岳父岳母拜个年”这种前提下。

正确的做法,是采取行动,让男友多上门,多拎礼物,多沟通,多用事实让你爹妈看到他的靠谱和优秀,用行动来证明,他不是妖魔鬼怪,不是想把你爹妈的乖乖宝贝悄悄拐走、暗中虐待,他只是一个正常而且靠谱的年轻人,对你认真,对这段感情也很认真,做到这些,其实就够了。

妹妹最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年后各自回城上班,也再未联系,不知道妹妹的感情状况是怎么样。但是我想,聪慧如她,一定能想明白老教授提出的那个问题吧:

物质和精神,到底哪个是世界的本源?行动和感受,到底哪个才更有力?婚姻的建立,是有情饮水饱,还是需要坚实的客观存在?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是该买套《毛选》好好回来读一读了。风声呼啸,内心莫名悸动,青春年少时囫囵读过的书、半懂不懂的道理,在我这样的年纪,开始排着队被现实严苛地检验了。还想不明白怎么办?读《毛选》吧,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决困惑自己前半生的太多问题。

能用行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心理学来解决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在河边捞鱼,救起一个一丝不挂的姑娘,2年后她非要以身相许 - 天天要闻

我在河边捞鱼,救起一个一丝不挂的姑娘,2年后她非要以身相许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张伟是一位在城市工地打工的普通农民工,每周末他都会回一次乡下老家,探望年迈的母亲。那天,太阳刚刚升起,薄雾笼罩在村庄上空,张伟背着鱼篓,踏着晨露,来到村后的小河边
大连女孩找对象就两点,你能做到你也是人生的赢家。 - 天天要闻

大连女孩找对象就两点,你能做到你也是人生的赢家。

大连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地方,漫长的海岸线,独特的海之源,加之海蛎子味的语言,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这落户。海之蓝的城市,海参鲍鱼大虾,深海的各种鱼类,贝类,滋润大连姑娘身材纤细,大长腿大高个,美丽的大连姑娘也是靓丽的风景。
女生喜欢你才敢对你做的事! - 天天要闻

女生喜欢你才敢对你做的事!

在情感的世界里,女生的表达方式往往较为含蓄和细腻。当一个女生喜欢上一个人时,她可能会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来传达自己的心意。这些行为或许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于陷入爱情的女生来说,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爱意才能付诸行动。当一个女生喜欢你时,她可能
两性关系:为何女性步入四十岁后,会“来者不拒”? - 天天要闻

两性关系:为何女性步入四十岁后,会“来者不拒”?

作为一名步入四十岁的女性,回首过去的情感经历,我发现自己在这个阶段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曾经,年轻的我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有着明确的标准和条条框框。那时的我,总是在众多追求者中精挑细选,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心,轻易不肯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