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婚姻早就亮起了红灯,但是我不好意思对别人说,因为从外人来看,先生真得很优秀,事业有成,顾家爱娃。
婚姻中,男人只要满足了这两点,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他已经无可挑剔了,妻子要是还不满意,可能会被说成“矫情”、“作”。
可是,人的感受是真实且不可欺的,我就是不幸福,甚至有时候有点怕他。
我为人温顺和善,很少有人激怒我,可是他就能精准踩到我的点,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让我瞬间暴怒。
举个例子吧:
结婚前,我并不会做饭。结婚后,我就开始学着做饭。
他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所以最开始的失败品,我并没有摆出来给他吃,直到自己感觉水平已经可以上桌了,我决定给他一个惊喜。
当时,我们结婚刚半年,那是一个周六,他早上固定要去游泳,我就开始在厨房里煎炸烹煮,整整捣鼓了三个多小时,做了一桌子菜。
我尝了尝,味道不算特别惊艳,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觉得相当可以了。
我满心欢喜地等他回来,把他请上桌,筷子递到他手里,一个劲问,好吃吗?好吃吗?
谁知道,他夹了两口尝了尝,浅浅说了一句:还可以,然后就停筷了,客气地坐在餐桌边。
当时,我像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强忍着眼泪才没有当着他的面哭出来。
我也不好意思闹,毕竟他也没做什么。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后来,我就会哭闹。
这时,他就会说:“你这个人就是听不得实话。算了,你冷静一下吧。”
每一次冲突,好像都是我在哭闹,他总是淡淡的,好像一个大人很无奈看着自己的孩子无理取闹。
不可否认,先生对我真的很好,很贴心,他是一个好男人,但他同时也在伤害我。
先生是一个高要求的人。
好的一点是,只要他安排的事务, 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家里的衣食住行,都是有细节有品质的。
坏的一点是,他对家人也是高要求、高标准:
他希望家里总是干净整齐,规整有序,什么东西就应该摆在应当的位置,如果不是,他就会抱怨,就会对我冷嘲热讽:
“要是把找东西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你都博士毕业了。”
“没见你之前,我都不知道一个人可以笨成这个样子!”
他对孩子要求也很高,吃饭的时候必须要坐直,不能吃出声音,更不能含着食物说话……
吃饭时,女儿一坐到餐桌上,我就开始紧张,看先生脸色。
我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先生先是板着脸指责女儿没吃相,椅子没摆好,孩子稍微反应慢一点,他就开始吼了。
然后没等孩子吃几口,有时一不小心把米饭或者菜撒到桌子上,如果孩子没有看到或者没有及时捡起来放到盘子里,先生的眉头立刻就皱起来了,又开始批评。
吃一顿饭,孩子要挨好几次骂:
一会是碗,一会是杯子没放正,一会又说孩子嘴里有饭就说话,指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又是一顿指责或大吼……
看着孩子越来越委屈,马上就要掉泪的表情,我的内心翻江倒海,对先生感到愤怒,嫌弃,厌烦,委屈,心像要炸了一样,又怕和他吵起来吓到女儿,只能低着头闷声吃饭,眉头也越来越紧。
饭桌上,气氛冷到结冰。
挺长一段时间,一到吃饭的时候,我的心就堵得慌。
不只是吃饭吧,还有很多生活细节,我和孩子都不能让先生满意。
先生喜欢整洁的环境,家里有一点点凌乱,他就会发火。
我最难受的是,他说我和女儿把家里弄得像猪窝一样乱。
这个词说一次,我的心头就扎一下。
一个家只要有人活动,就不可能一丝不乱,更何况女儿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弄乱房间呢?我怎么可能一直跟在她的后面收拾呢?
无论如何,怎么可以这样侮辱自己最爱的人呢?
每次听到这个词,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妈妈也这样骂过我,妈妈斜着眼,极为鄙视地看着我、嫌弃我。
小时候,妈妈对我极度保护,也极度控制。
妈妈的情绪无常,永远都在抱怨指责状态中。
你永远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生气,这一秒还是开心的,下一秒就变成咆哮,再下一秒会是什么状态,没有人会知道……
妈妈会随着情绪波动对我进行辱骂、挖苦、嘲讽、鄙视、嫌弃、诅咒:
“我这辈子最最后悔的是有你这个孩子。”
“你活着简直就是在丢人。”
……
那些比刀子还恶毒,刻薄的话,都深深地刻在我心里,让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
曾经,我很害怕看我妈的短信,都是长篇大论,全是指责,诅咒,嫌弃……全是伤人的话。
看了那些短信,我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当年,我坚定地离开老家上大学、工作,就是为了逃离妈妈。
我可以逃开妈妈,但是却不能逃开老公。
看来,成长的功课永远都无法回避,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虽然我对先生有很多意见,但我也很确定:他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先生就是我的“互补面”,他的所有正好是我的所缺。
他很有责任感,我和孩子在他的心里很重要。
- 生活上,他早早就给我们做好了财务规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保证未来的平稳生活。
- 工作上,当我迷茫、脆弱的时候,他是能给我指明方向,点亮明灯的人。
- 他很冷静,不管面对多大的事情,总能够剥离情绪,客观理性冷静地处理。
……
所有的一切,让他在我心中不可替代。
先生是我想要的人,这桩婚姻也是我想要的。
我们婚姻的卡点是:
他的高要求高标准,他的批评指责触碰了我的创伤,创伤触碰后,我开始自我保护,就会很敏感,而越敏感,越容易被搅扰,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我从小到大的处理模式是:无力、逃避、内耗,整个人就会收着、躲着,偷偷流泪,不停自我怀疑,害怕失去,怀疑未来,整个人状态就很低落,很抑郁。
我不能指望老公去改变,这是我的功课,我必须疗愈自己。
我不能等靠要,我要成长自己,未来我也能为他遮风避雨。
成长的开始,是疗愈与妈妈的关系。
前半年,我没有力量去走近妈妈,有一个核对环节,我做不了,即使有伙伴和教练陪伴。
我的内在力量很弱。
所以,我不断地学习,用865情绪梳理法、部分心理学来梳理,也坚持静观,感恩练习……
一年半以后,我可以面对创伤场景了,我不由自主问妈妈:“你到底爱不爱我?”
我清晰地感受到,在妈妈的内心世界里,她觉得我是负担,没有我,她会过得很好。
当时,我也接纳这个状态。
今年5月份,当我上接纳与爱上自己课时,同样的创伤场景,但奇迹发生了。
当我再问同样的问题时,妈妈说:“我怎么能不爱你呢?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就算让把我的肉割下来给你,把我的血给你,我都愿意啊。”
听到这句话时,我被深深地疗愈了。
看到妈妈的爱之后,我打开了内心爱的源泉,内心有了很多力量。
内在力量的变化,让我再跟妈妈互动时,感受到她像一个孩子,我看着她闹,不再伤心了。
疗愈了和妈妈的关系,我也敢面对先生的批评指责了。
当先生再次批评指责时,我会第一时间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我开始调节自己的呼吸,很多时候,几个呼吸以后,情绪分值都能下降不少,甚至完全消失。
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好介意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为此争执,真不值得,尤其还要搭上这一天的心情,太不划算了。
我的目标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和谐,锚定目标,把当下过好了,才是最重要的,有情绪的时候,想到目标,一下子就能把自己拉回来了。
如果一时转不了念,也没有关系,接纳就行,不去攻击指责,安静地离开,一边关怀自己,一边调转一下心情和思维。
对于分值较高的情绪搅扰,我很喜欢用部分心理学的「6F」来处理。
和内在部分对话,都会让我重新感受到真诚的温暖,对自己发自内心的爱惜。
在这份温暖下,情绪也就调整过来了,不再和自己、和他人较劲。
先生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也有他的局限。
他有他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这本来就是最正常的事。
成长过程中,「感恩静观练习」对我帮助也很大。
每天,我都会感恩出现在身边的任何事情。
感恩花儿,那么娇艳欲滴,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
遇到天阴,感恩此刻没有下雨;
感恩万事万物的丰盛,看到世界,宇宙的美好;
生而为人,我很幸运,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美好。
当把“感恩”刻入骨子里,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也能立马转念了。
前一段时间,老公出差回程的飞机晚点了,而且是晚了24小时,我真是又难过又生气。
觉察到后,我赶快告诉自己:停、停、停,看看这件事情里有什么值得感恩的?
起码他不用在飞机上睡,而是在床上睡。
我有了时间可以将家里好好收拾一下,甚至可以去买一束花;甚至我也有时间好好休息了。
有了感恩的角度,阴霾的心情雨过天晴,有了不同的视角,思维也更宽广。
再看先生与女儿,其实他很爱孩子,女儿也能感受到,所以会无所顾忌表达自己的情绪。
只要有爱打底,相信女儿一定会慢慢地琢磨出一套和爸爸相处的方法,将来如果她碰上了脾气急的人,她都有经验了。
再说了,她还有我呢,一个情绪稳定、温柔有爱的妈妈。
慢慢的,先生的批评指责对我的搅扰强度越来越低。
从两周慢慢到一周,然后再到2—3天,最近的一次是20个小时就出来了。
我也很少被激发了,及时有,也能马上觉察,马上调整。
其实,他的情绪也在跟着我的情绪走。
之前,我在难过与低落时,他也会自责。
现在,我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一个转念就放下了,他也放松了。
我们的关系走进了良性循环。
现在,我理解了他的一句话:只要我高兴,他就高兴了。
我好了,周围的人也好了。
我的心大了,世界就大了。
当我的思维更加广阔的时候,我对“爱与陪伴”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前吃饭时,我总是噼里啪啦地有很多话要说, 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
有一天早上,女儿不在家,只有我俩。
我安安静静地做好饭,摆在餐桌上,放好音乐,静静地坐着。
他过来也没说话,我们就开始享受早餐。
30多分钟的时间,我只安静地享用早餐,只跟内在自己的世界相连,很自由,很自在。
我不会对他的沉默产生任何负面解读。
我感受到我很安全,我很美好,我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之前,我问过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爱的语言是什么?”
他说是陪伴。
当时,听了这个答案,我很惊讶。
他有很多爱好,完全可以将他的时间填满,我从来没有觉得他需要陪伴。
那天,我突然意识到:当我不断地讲话时,当我需要两个人窝在一起时,潜意识是躲避孤单和害怕,希望获取关注。
现在,虽然没有交流,但我的内在是安全的,我是幸福富足的,他是爱我的。
我突然理解了他所说的陪伴——
当两个人相伴时,内心对对方是确定的,同时又能在各自的世界里,自由沉浸和飞翔,这就是真正最自在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