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师昆 图:来自网络
村里有这么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田光,女的叫郑敏。田光深知现在娶个老婆不容易,凡事尽量让着郑敏。
去年,郑敏的爸爸患上了严重的胃肠病,住进了县人民医院。郑敏给在外打工的丈夫田光打电话,让他回来照顾家,自己要去伺候住院的爸爸。
田光却说,工地上正忙,走不开;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刮大白的活,一天可挣几百块钱,不干太可惜了。
郑敏反问他,是挣钱重要,还是给她父亲治病重要?田光回应道,都重要,但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了。郑敏闻听,气不打一处来,大骂田光薄情寡义。
两个人在电话里大吵了一场。田光自知老婆的坏脾气,只好听从女人的安排,硬着头皮从外面回来了。
岳父住院一个月,老婆一直在医院照顾他,连收麦子都没回来,更不用说种秋庄稼了。好在夏收夏种多是机械化,田光有一把子力气,很快忙完家里地里的活,总算等到岳父出院。
按照老家农村的说法,岳父的住院费应该由两位大舅哥支付,郑敏只负责护理;可她舍钱还招罪,里里外外还花去了3000块钱。
今年开春,郑敏地产期到了,她在电话中告诉田光,只管在外安心打工,月子里她母亲会照顾好的。田光没有和老婆做过多理论,既然不让回来,也就不回来了。
本来自从岳父那次住院,田光心里就感觉疙疙瘩瘩的。他没有对人说,也没法对外人说,那个疙瘩有时候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郑敏生了个儿子,她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田光。田光接了电话,只说忙,等会打回来。令郑敏不解的是,电话最终没打回来。
郑敏打了多次电话,田光都是这个态度。直觉告诉郑敏,田光对她娘儿俩漠不关心。这个没良心的!莫非还在计较我为父亲花那3000块钱?莫非这么短的时间在外边就有了别的女人?
总算熬到儿子满月,郑敏抱着儿子,搭上高铁,不到半天就来到了田光打工的城市。她曾经去过丈夫打工的地方,这次去之前也没和田光联系。她想知道,连儿子都不关心的田光,他整天在忙些啥。
没费多大工夫,郑敏就找到了正在工地上忙碌的田光。田光见娘俩到来,只是轻声说声“来啦”,继续忙手中的活,并没有想着上前抱抱孩子。郑敏见此情景,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夺眶而出。
工长走过来,夺下田光手中的工具,摔在地上,口里骂道:你小子这样做还算个男人吗!旁边的工友们过来帮郑敏提包裹,送她娘俩去田光的住处。
工长把田光带到办公室,发现他仿佛有很多委屈,递给他一支烟,问他怎么回事。田光见工长追问再三,只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原来在两年前,田光的父亲不幸患上了癌症,查出已经是中晚期。田光本想带父亲去省立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该开刀就开刀,该放化疗就放化疗,可又想到父亲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一时没有了主张。
他又听医生讲,这种病紧七慢八;也就是说,得了病,快了七个月,慢了八个月,就结束了生命。
当时,他和郑敏刚结婚没多久,家中条件也不是很好。郑敏见丈夫一筹莫展,便说不如找中医开些药,在家慢慢调理。田光别无他法,只好按妻子所说的去做。
田光要在家照顾父亲,郑敏却说,她在家每天帮父亲熬药,有事了就给他打电话,父亲一会半会还不会有事,他在家只会耽误挣钱;再说,如果父亲要去住院,应该让大姑姐去照顾,郑敏给大姑姐拿钱就是了,毕竟伺候老人住院是闺女的事。
田光想到两人结婚还欠着外债,想到父亲治病要花钱,就背起行李,去外地打工了。
几个月后,迎来了冬天第一场雪。就在那个雪夜,剧烈咳嗽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外打工的田光,接到妻子打来的报丧电话,当时就跌坐在地上,泣不成声。
田光五岁的时候就没了娘,父亲含辛茹苦把他姐弟俩拉扯大。父亲没有享过一天福,弥留之际,他也没能守在老人家身边。田光每想到此,就觉得愧对父亲。自己为了挣钱,连父亲都不要,这还算人吗?
父亲患病,他都不能在家照顾。去年岳父患病,郑敏却让他在家种地,自己则天天陪在岳父身边。从那以后,田光就觉得养儿子不中用,他只愿养闺女不愿养儿子。
工长听完田光的诉说,一时无话可答。清官难断家务事,他找到郑敏,讲起田光心中的苦楚。郑敏没想到,自己的强势竟然给丈夫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她见田光从外边走进来,说了声对不起后,顿时泪流满面。
田光看到桌子上的一堆“毛爷爷”,知道那是工友们送给儿子的见面礼。他接过老婆怀中的儿子,下意识地牵起她的手,对所有在场的人说:今天我请大家下饭店,再为儿子补一场满月酒。
工长带头鼓掌,工友们齐声说好,工地上飘荡着欢快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