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说啥我要一觉睡到12点,就算玉皇大帝来了也拦不住我。我拖着疲惫的要死的身体,坐在每天准时路过小区的公交车上。驶向公司。上面是我在给朋友抱怨。他突然给我说一句,我周六结婚,能来不?我顿时想说……算了,不太好听,就不打出来了。可还得强硬地挤出笑容回道。那就先恭喜你了呢。我想看看假期安排,我尽量去。心里想的是,和你的关系虽然还凑活。但是比起和我从小玩到大的发小来说,那确实还差点意思。
这还真是不假不婚啊。国庆结婚的也是商量好的吗?怎么都凑到周末,还都是同一天。这可就太尴尬了。
下班后,我刚走出电梯就立马打开手机看票,直到节假日一票难求。想的是但凡有票,不管是几点,定下来再说。回去的事是大,早上晚上的不重要。
可现实的当头棒喝把我打得不轻啊。别说晚上的票了,连票都没得了。这个如何是好。我默默的点燃一颗烟,无奈的抽了起来。
这也没办法,回家后和我朋友说明情况。别说,我还真挺佩服我的口才,既强力的表达了我想回去参加的迫切的心情,又无力的说出我无法与强大的现实相抗衡,以及无法回去的惋惜之感。
结果当然是礼一随,祝福一道,电话一挂,万事大吉。
至于我发小那儿嘛,老家离得也不远,咋都能回去。又想起他事先说了来接我回去。所以不是很慌。至于我那朋友嘛,离我老家虽然也不算太远,但也称不上近。也就彻底放弃了,反正礼我都已经随了。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我和我发小把时间定好,就在举办婚礼的前一天,他开车过来把我接了回去。路上我们聊了不少,虽说他比我大三岁,但是我们性格相似,兴趣相同。年龄自然不是啥问题。聊些有的没的。没过多久,家也就到了。
婚礼的相关事宜都弄得差不多了,我也就吃吃喝喝。坐等第二天婚礼了。婚礼办在我们村子,就是那种用木桌子啥的摆个多少多少桌,请的厨子给炒菜。就是普通的农村婚礼,相信经历过的小伙伴都很熟悉。
我们老家的民风十分淳朴,就是那种一家有困难,十里八乡都来能帮忙的就帮忙,帮不了忙的找人也给你帮忙的那种。
我估摸着怎么着也得办个三四十桌吧,毕竟村里的人,加上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啥的。可能都不够。可现实又一次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还贼疼。十五桌,没听错。十里八乡啊、民风淳朴啊、结婚盛宴、十五桌啊。这也太少了。
等婚礼结束后我连忙把我发小拉到一旁问,怎么才这么点人。你叫的人不多吗?谁知他嘻嘻一笑说到。人到不到没关系,关键是双方重要的人都来了,其他的人虽然人没到,可礼金一份儿也没少。可以了。
其实来的人数已经远超出我的预料了。他还给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 疫情影响。这几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了。都是疫情给闹的。大多数人都不在家,回来又是隔离又是核算的,太麻烦,不划算。
- 经济影响。咱这儿就是有小县城,工作种类少,机会少,工资也低。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不留在这里。中年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这儿的工资根本就没法满足。所以也就外出打工了。我要不是结婚,我也不回来了。
我一想,说得也对。说完问我;你酒量咋?我默默地竖起一根手指头。一斤?一瓶?我自豪地回答他,可以一直喝。不吹牛能死不?说着他神秘一笑,说了一句,等我一下。等他回来后,手里多了一瓶酒和两个杯子。我两会心一笑。找个地方坐下了。抿了一小口。我自然地说到,茅台?可以嘛小伙子,结婚下血本了吧?他摇了摇头。把酒拿起来,放到我跟前,我仔细一看“三君台珍藏酒”,这酒我没听过啊。
于是他给我科普起来,你喝错也很正常,毕竟它和茅台口感十分相似,不是行家的话你根本尝不出来。这是一款产自贵州的酱香酒。品质我就不多说了,毕竟你都喝成茅台了。名气的话正是因为这款酒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提升酒质上了,没时间打广告宣传。所以知名度不是很高。可它是原茅台酒厂的前所长陈兴希老师亲手酿造的。口感浓厚香醇,酒花绵密,淡黄色的酒体更加夺目。让人难以忘怀。百元左右足以拿下。
温馨提示:对于农村婚宴日渐失去往日热闹的流水席,你可有其他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