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讨喜,混得却很一般呢?

2022年09月28日23:14:23 情感 1845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90%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社交,已经成为每个成年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基本也就会侧面反映其性格及个人魅力如何。

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人很讨人喜欢,他们能与刚认识的朋友谈笑风生,散发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而另一些人,却没有那么讨喜,连认识很久的朋友都不敢轻易和他们开玩笑。比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善解人意,左右逢源,在贾府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而林黛玉则相反,她所到之处都能给人一种忧郁冰冷、不近人情的感觉。

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讨喜,混得却很一般呢? - 天天要闻

《红楼梦》剧照:薛宝钗

虽然故事中薛宝钗的性格相比林黛玉更讨喜,可是故事外人们却往往更偏爱林黛玉。

知乎曾看到一个提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林黛玉而贬低薛宝钗呢?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我们偏爱黛玉,是怀念那个棱角未损、还活在天真世界里年少的自己;我们不爱宝钗,是因为不爱在她身上看到对世事妥协、面目模糊的自己。”

概括来说就是,林黛玉最关注的是自己跟内心的关系;而薛宝钗最关注的,是她跟外部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讨喜,混得却很一般呢? - 天天要闻

《红楼梦》剧照:林黛玉、薛宝钗

生活中,有很多像薛宝钗一样的人,说话做事处处替他人着想,可惜最后似乎发展得并不好。

斯坦福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社交的实验,实验得出来的结果显示:在社会人际交往当中,关系发展得如何,其实跟一个人的人品是没有很大关系的,而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以及在社会交往当中说话的技巧

所以一个人是否拥有好人缘其实与智商关系不大,与个人发展更是毫不相关。

人缘好只是代表大家喜欢你,跟事业好不好没有决定性的关系,也许有正向影响,但是绝对不能说人缘好的就一定事业好!通常单位里的很多中年大姐,好好先生型的,就属于人缘好的,但是他们未必事业好。

01 性格讨喜意味着更容易妥协

有人说职场中潜规则之一:人缘越好,混得越惨。这是因为人缘好就意味着你要为别人做奉献,做牺牲。牺牲时间,牺牲金钱,牺牲机会。在公司里你会成为“常在”、“侍书”,替补专业户,冤大头,甚至替罪羊。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中有段描述:“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

作为高层管理者,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而作为前线员工和管理人员而言,重要的是正确地做事。对于管理者而言,正确的标准是能够带来效益,而对于前线员工而言,正确的标准可能就与个人追求有关了。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类人:他们非常努力地周旋于不同的人之中,努力地不得罪别人,有的时候,甚至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就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

这种情况下,别人当然喜欢你:人家好处都占尽了,凭什么不喜欢你?

讨人喜欢的人,总会努力经营自己身上的可爱,却忘了,可爱是经不起时间打磨的。这种情况,在职场表现得特别明显。

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讨喜,混得却很一般呢? - 天天要闻

《凪的新生活》剧照

一批新人入职,有人会说话会做人,外形乖巧,前辈都喜欢;有人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怎么说话,外形也是路人一个,前辈们对此人无感。然而一两年以后,可能讨人喜欢的人还是讨人喜欢,却仅此而已。同事下班玩,喜欢叫他,上班需要帮忙,也喜欢叫他,然而为了迎合大家,在职场却表现平平。而不那么讨人喜欢的人,如果他的工作做得让人心服口服,就会收获尊重,变成团队里重要的人,这意味着他在职场中可以走得更远。

对于有野心的人而言,为了得到领导赏识,会将正确的重心放在表现自己上,而对于注重人际交往的人而言,为了赢得好人缘,可能会将重心放在照顾他人感受上,即便有想要表现自我的想法,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也会把野心藏起来,可惜职场是残酷的,但凡以好人缘为前提的交往可能都伴随着利益的牺牲。

02 性格讨喜意味着更容易被欺负

性格讨喜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讨好,而“讨好者”大多属于“高敏感人群”,他们善于察觉他人情绪变化。

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大多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只要自己做个好人就能换来别人的接纳与喜爱。所以总是不会拒绝。

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小莫,就是这样一位“职场老好人”,剧中有这样一幕,有一次小莫已经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了,突然接到在KTV唱歌的同事打来电话,问他能不能帮忙做个PPT,虽然小莫感到有些为难,但为了树立“老好人”的形象,所以他还是妥协了。

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讨喜,混得却很一般呢? - 天天要闻

《女心理师》小莫剧照

计算社会科学家桑德拉·马茨和同事乔·格拉德斯通曾做过一项调查实验,数据显示:在性格测试中表现出随和的人更有可能陷入绝望的财务困境,如果他们一开始的收入就不高,这种关联就更显著。

小莫除了面对不合理的工作不会拒绝,在财务方面也是各种“吃亏”,不仅每天都给同事带免费早餐,同事们在吃饭不想买单时也会特意叫上他,因为大家都吃定了他即便不情愿也不会拒绝。

讨好型人格总是把别人的评价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善良、亲和、害怕冲突、处处照顾他人感受,为了取悦别人付出大量努力,却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累。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过度随和、完全不懂拒绝的人,并没有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的反而是别人的轻视。

讨好型人格,也许会被人认可是个好人,但却很难被人爱和尊重,无法建立真实的关系。在社交中,讨好者为了显得比较讨喜,会倾向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这样的人注定在职场难以被领导发掘闪光点。

03 混得好的人都懂得讨好自己

英国哈利法克斯说过:“自我热爱远非缺点,这种定义是恰当的。一个懂得恰如其分地热爱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别人的忙可以帮,但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别人的事可以帮,但要懂得适量,要有自己的底线。别让别人觉得你没有原则,而任意欺压你,时间长了,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心理边界”,也就是心理所能承受外界力的界限。这个界限在人际交往方面可以理解为限制,分为对他人和对自己两部分。

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讨喜,混得却很一般呢? - 天天要闻

《凪的新生活》剧照

尼尔·鲍尔森在《组织边界管理》中将心理边界形象地称为“心理围墙”,心理边界就如同一面保护我们内心的围墙,它的清晰界定会直接将可能伤害我们的行为挡在围墙之外,减少我们不必要的心理内耗,可以直接提升我们情绪的稳定度,帮助我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促进内心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同时,作为社会中的客观存在,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和他人建立各种链接,保持交流关系。所以守护好自己的心理界限,不为了变成讨喜之人而四处讨好他人,你会获得更多机会。

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只要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和和行为负责。

在职场中,为了成为一个讨喜的人,难免要加入职场的“吐槽大会”之中,可是有时候那些负能量的话题听多了,不仅会影响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评判。久而久之,你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偏向悲观和抱怨,这对你的工作发展毫无帮助。

一味地讨好别人,只会自降身价,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混得好的人,最该讨好的是自己。

今日话题讨论:你觉得为什么有些性格不讨喜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呢?

-END-

本文由梅子的小情绪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