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也没有办法,我总不能看着仨小孩活活饿死吧。”今年73岁贾泽芳回想起43年前说道,“我丈夫和他的哥哥嫂子都得病去世了,哥嫂家三个孩子没人管了,最小的才一岁半,我只能领回家来,和我的俩孩子一起抚养啊”。那时贾泽芳在生产队工作,一个妇女带着5个孩子生活,是远近有名的女强人。乡亲们看她的情况困难,都愿意给她和孩子一点帮助。
贾泽芳一家住在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马家茅坨中,1977年丈夫因病去世后留给她一儿一女。一个女人独自拉扯着一儿一女就已经很不容易,可谁知没过多久,丈夫的大哥和大嫂也双双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三个孩子孤苦伶仃。看着最小的孩子马泮刚才一岁多点,不忍心他们变成孤儿的贾泽芳就把三个孩子接到了自己家中,从此开始了一个人带着5个孩子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五个孩子都顺利地长大了,除了贾泽芳的大儿子马泮俊因为患有有肺气肿和癫痫没有成家之外,四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室。看着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贾泽芳就和马泮俊娘俩过起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因为身体原因,马泮俊也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只能靠着政府给的低保和母亲的老年金生活。二人虽生活清贫,但也没有太多的操心事。直到2016年,贾泽芳最小的孩子马泮刚身体出现了问题,这一家平静的生活才被打破。
马泮刚成年后便一直在工地上打工,是一名建筑工人,在2007年与患有精神障碍的马艳丽成家,2008年与妻子生下了儿子马铭泽,一家三口的生活一直很幸福。因为自小身体就健壮的马泮刚在工地上干的活也比别人多。从小没有打过针吃过药的他在2016年初发现自己流鼻涕总是带血,时常还伴有头晕耳鸣的症状。不当回事的他总觉得自己身体好,能挺过去,这事也不给别人说。到了2016年8月,鼻子痛头痛严重的他终于挺不住,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看一下。“你这是鼻窦癌晚期,已经扩散了,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回去看看保守治疗吧,动手术的意义不大了”。医生一纸“鼻窦癌晚期”的诊断书,让马泮刚觉得天旋地转,身体一向健壮的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事情。
马泮刚回到家中,看着只有8岁儿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因为他知道妻子的精神问题,肯定无法独自抚养马铭泽,想着孩子未来的生活,他伤心欲绝。思索再三后,他决定把孩子给母亲贾泽芳代为抚养,从小跟着贾泽芳长大的他知道母亲心善,一定会答应他的请求。就这样,对外界事物还很懵懂的马铭泽就开始跟着奶奶生活,此时的他还不知道爸爸得了绝症,只知道爸爸要看病,没有时间照顾他,所以要跟着奶奶大伯一起生活了。
1年后,2017年12月,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化疗和中药治疗后,都没有什么效果的马泮刚已经开始尿血拉血。他将儿子喊回了家中,“你一定要听奶奶的话,平时多帮大伯做点家务,在学校好好学习,只有考上个好大学你才有出路……”话音未落便撒手人寰,马铭泽伤心地嚎啕大哭,此时的他已经知道爸爸得了绝症,他再也没有爸爸了。而马铭泽的妈妈马艳丽因为精神障碍问题,在丈夫去世后就被娘家人接走了,马铭泽从此和二奶奶还有大伯在一起生活。
贾泽芳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后,为了给马铭泽挣点学费,年过7旬的她便要再出去打工。大儿子马泮俊不忍老母亲拖着年迈的身体在外打工,就托村长给他找了个扫马路的工作,每个月1800元钱。可谁知患有肺气肿和癫痫的他,第一天工作就在大街上昏倒了过去,口吐白沫,吓坏了经过的路人。村长得知消息赶忙将他送去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身体无法支撑他做劳力运动,只能吃药维持,然后在家静养。至此,贾泽芳一家也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靠政府的补给和自己的养老金来供马铭泽读书。
马泮刚还在世时,马铭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能是因为爸爸的离去,对他造成了太大的打击,马铭泽的成绩开始滑落,而二奶奶和大伯在学习方面也不能给予他指导。“娃要读书,我们就算少吃点,就算借钱也要供他读,这也是孩子他爸的心愿。可是他现在不好学了,我们也是干着急,我已经七十多了,还能活几年。他大伯身体也不好,他只有好好学习这一条路啊”。每每谈到马铭泽的学习,一向乐观的老人却是一脸愁容。#开心做好事#
如果你想献一份爱心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
(此处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赠需求,请到今日头条 APP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