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赶出家门的婆婆,竟如此欢喜

2021年10月09日23:19:07 情感 1865

婆媳的摩擦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现在年轻人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结婚生子之后。由于时间关系。照顾孩子抽不出身来,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人身上。久居屋檐下。性格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素质的差异。会造成摩擦不断升级。针锋相对。战火升级。殃及池鱼。这做老公的真不好当啊。

A原来在农村。原生态家庭。有强烈的改变阶层的愿望。非常努力奋发学习。终于在高考逆袭。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学的医学。毕业之际。父母低声下气的。求了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那位亲戚很厉害。在一个很大的医院当主任。几经周折。A如愿的进入了医院体面的工作。 A是个很圆滑的人。深谙职场之道很会办事,很讨人心。再加上亲戚的助力。真是风生水起。一路飙升。 A的外形也相当出色。属于外貌协会的。医院又是个女多男少的职业。可以想象A在医院里。近水楼台先得月。捕获了多少少女的芳心。终于尘埃落定。选择了才貌俱佳的B女。尤其B女的家庭背景优厚。父母差了好几个等级。这边是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干部。那边是地地道道的农民。A又在B的城市落户。B又是独生女。离不开自己的父母。相当于A入赘的B家 A的父母很想得开。只要孩子幸福就知足了。

尘埃落定,结婚生子。一切都步入了正轨。由于B的父母。还未正式退休。在养孩子的事情上。只能把A的母亲接过来。 A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怎么出过门。但收拾家务是一把好手。又是自己的亲孙女。想着相处也不会太久。离的比较远。以后就不经常见面了。所以在照顾孩子上十分用心。尽心尽力。把家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拾缀的井井有条。弥补不能带给孩子幸福的遗憾。唯一感到不爽的是。由于楼房面积小。只能和亲家母挤一张床。显得十分别扭。大城市的人和农村人是有区别的。很多时候生活习惯无法融入。彼此有隔阂。甚至有一件事让A的母亲很尴尬。平常刷碗A的母亲自以为刷的很干净。可比经常时不时的拿起碗来对着灯光检查。让A的母亲很无语,很窝火。又不想难为儿子。只能憋在肚里。还有很多生活习惯。让A的母亲感到自己是个外人。无法融入到这个家庭里。说出来怕儿子难受。难当自己受点委屈没啥。这就是农村老母亲的观念。宁肯自己憋屈,也不给别人添麻烦。甚至自己的儿子。

终于回老家了。 A的母亲彻底放松了。再也不愿看儿媳和亲家母的脸色。呼吸着家乡,自由的空气。 感到从未有过踏实。

现在老人很难做。很尴尬。以前老婆婆很有权威的。儿媳必须得婆婆言听计从。现在感觉观念转变过来了。婆婆要察言观色地看儿媳妇的脸色行事。活得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特不符合常理。婆婆讲起来满腹委屈。儿媳妇也不乐意。你委屈我比你还委屈呢。可见婆媳关系是一道很深的世纪难题。解开这道题。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被赶出家门的婆婆,竟如此欢喜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武汉老两口赶到上海见到失联14年的儿子:“爸妈不怪你……” - 天天要闻

武汉老两口赶到上海见到失联14年的儿子:“爸妈不怪你……”

极目新闻通讯员 唐时杰14年,足以让青丝染上霜白,足以让青涩的少年长成大人,却不能让父母忘记孩子的眉眼。5月25日,当吴爹爹和老伴辗转赶到上海见到儿子吴某某时,得知父母一直在牵挂自己,他泣不成声。5月27日,两位老人回到武汉后,来到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球场街派出所赠送锦旗,感谢民警帮他们找到了失联14年的儿...
从不走动的亲戚,家里有事要随礼吗? - 天天要闻

从不走动的亲戚,家里有事要随礼吗?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久远的往事我父亲生前是援朝退伍才分配来丹东转来大连的,所以我们家亲戚都不在身边,有的在山东老家,有的在千里以外的城市。父母不是有钱人,所以“富在深山有远亲”根本不存在。父母那一辈,远亲几十年都不和我们家来往,比如山东的几
63岁阿姨自述:跟亲家公搭伙8年,虽没领证但我们也过得舒心满足 - 天天要闻

63岁阿姨自述:跟亲家公搭伙8年,虽没领证但我们也过得舒心满足

秋叶恋歌"张大姐,听说你和老李搭伙过日子都八年了?这事儿真的假的?"村口的王婶一脸好奇地问我。我抿嘴一笑,手里继续择着菜,"日子嘛,就是过,能过舒坦些,何必跟自己过不去?"这话说得轻巧,可当初若不是儿子媳妇去城里买房子,把孙子也接走了,我和
保姆的修养(571)是算计还是计较 - 天天要闻

保姆的修养(571)是算计还是计较

家政行业乱象丛生,各种家庭五花八门,本文仅代表个别现象,请理智看待,不要上纲上线,对号入座!谢谢!正文:垚敏的工作告一段落,她按照原定的行程,要去阳朔,之后转海南,过完年初五回来,还打算去长白山。她完整的假期也不多,哪里都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