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2021年09月18日20:46:03 情感 1957

在亲密关系里,你的另一半是你的一面镜子,你越靠近,越能看清自己的样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尽完美。


但很多人,却宁愿打碎镜子也不去看那个真实的自己。


,时长05:10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我们都听过灰姑娘的故事,童话的结尾,灰姑娘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为爱情故事谱写了完美结局。


但剧作家斯蒂芬·松德海姆改编音乐剧《拜访森林》中的场景,却更符合生活的真相:


不同的生长背景和价值观,导致灰姑娘和王子在婚后开始经历各种矛盾和争吵,两个人都怀着无助和痛苦,在森林里游荡。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溪子老师说:我们在一段关系开始的时候,大多是抱着期待和兴奋,


可是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大家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正如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素理论:


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会激发双方强烈的吸引力,让感情迅速增温。


但研究发现,这种激情半年左右就会消退。


这个时候,两个人进入老夫老妻的状态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如何去用亲密和承诺去维护亲密关系。


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所谓天造地设的完美恋人,根本就不存在。

在《奇葩说》里,薛兆丰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形象的类比:


试想一下,在一个大缸里,有72亿颗绿豆,你和你的“命中注定”是仅有的两颗红豆


你们想要在短暂的一生中相遇,无论你怎样摇晃这个桶,相遇的概率也几乎为0。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谈恋爱是跟一个人的优点在谈,结婚却是跟一个人的缺点过日子。


那些令人羡慕的亲密关系,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努力磨合。


只有彼此理解和接纳,才会把“错”的选择,变成对的人。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好的婚姻,应当是“各过各的”。


但溪子老师认为:


如果好的婚姻是各过各的,其实更像是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大家是没有合作精神的,我并不认为说这样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好的婚姻其实更像是创业,大家取长补短,一起往一个更好的目标去努力,它是1+1>2的。


前段时间,梁朝伟、刘嘉玲早年间一起走秀的视频火了。


画面中,刘嘉玲举止大方、霸气外露;而梁朝伟神情拘谨,紧紧拉住刘嘉玲,像一个孩子。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社恐+社交达人”达人的强烈反差,瞬间被网友顶上了热搜。


一个外向活跃,一个深沉含蓄,刘嘉玲和梁朝伟完全是两个不同星球的人。


但这对曾经不被人看好的伴侣,已经走过了33年。


刘嘉玲最艰难的岁月,热爱拍戏的梁朝伟果断推掉了所有戏约,陪着刘嘉玲度过黑暗的岁月。


刘嘉玲说:“伟仔陪我经过很多风风雨雨,给了我一座山的力量。”

而刘嘉玲开朗活泼,只要和她在一起,敏感内向的梁朝伟就会止不住自己的笑容,他说:


“嘉玲就是我的驱魔人,当我听到她的笑声,听到她对我说话,我就知道我已经回到了现实之中。”


她用她的世俗和强势,守护他的诗与远方。他用他的安静和力量,保护她的周全。


杨绛钱钟书是出了名的恩爱夫妻,感情被传为佳话,但也有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


然而,当他们出现争端时,都会遵守一个规定:


每当到了情绪的制高点,就会回想结婚的初衷,然后停止攻击,回到理解共情、解决问题的轨道上去。


伴侣吵架,不是为了解决对方,而是共同去解决问题。


经营婚姻好比经营企业,热情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要有合作共赢的精神。


夫妻作为婚姻的共同责任人,唯有荣辱与共,共同进退,才能经营出好婚姻。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在溪子老师从事临床咨询的经历中,有一个案例让她印象深刻:


小a是个优秀的女性,工作努力且上进 ,周围人都很喜欢她,但是在感情上,情路却十分坎坷。


她从不乏追求者,但每次恋爱都不会超过3个月。


因为每次恋爱,小a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变得非常粘人,甚至要求对方必须马上回他消息,不回就夺命连环call。


每当她感受到对方的冷落,她就会提出分手,可是对方要是真的同意和她分手,她又会万分痛苦,就像一个恶性循环。


后期在临床咨询中,溪子老师发现小a的家庭是非常重男轻女。


童年时期,小a有个非常想要的玩具,一直请求妈妈买给她,妈妈不厌其烦,最后说:“考前3名就买给你。”


那个学期小a非常努力,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妈妈却拒绝实现诺言。


但当哥哥随口说想要一双球鞋,妈妈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七岁的她看见哥哥高兴地穿着球鞋,哭得不能自控。


这件事情对小a的影响很大,长期被父母忽视,让她觉得自己是很容易被抛弃的。


这种童年的感受很容易在她的恋爱中被激活,结果就是,每次恋爱她都一定要狠狠抓住对方,希望对方不要丢下她,最后却让双方都陷入了痛苦。


在节目《鲁豫有约》中,伊能静曾谈到她与哈林离婚的原因,她说:


在前一段婚姻里,我像抓了一个浮木,我希望他把我所有原生家庭的痛苦、我对这个行业困惑的男女关系通通解决掉。


但为什么呢,他又不是你的医生,人家是来跟你谈恋爱找老婆的,不是给你治病的呀!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


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相互指责。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泄情绪,将会导致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从表面上看,争执的双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对的立场,但事实上,所有的争执都起源双方各自的痛。


只有察觉内心的问题,才能化问题为答案。


扎心的婚姻真相: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天天要闻

戴建业教授曾说:


对爱情婚姻万万不可“胸怀大志”,“志向”越大必然痛苦越深,要求越多收获越少。


两人世界里,你可以对自己“高标准”,但不可对伴侣“严要求”。


婚姻的痛苦,很多都是对自己内心的投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把婚姻当成一场修行,好好修炼,对外降低期待,对内提升自我。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