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相处中,男女最忌讳做这一件事:“低配得感”

2021年03月10日22:21:03 情感 1042

最近认识了一些 新朋友,给她们解答问题时发现不少人的感情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诸如被家暴、被劈腿、无数次遇到渣男、大龄脱单困难等等问题。


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痛苦,却不愿意付诸行动改变现状,追求更好的生活?


究其原因,她们的内心被一种“不配得感”支配着。唯有鼓起勇气,赶跑不配得感,你的生活才会真正明媚起来。


(这篇文章对大家非常有用,建议收藏点赞反复阅读)


两性相处中,男女最忌讳做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闻


一位朋友找我诉苦。


她是个渴望爱情和婚姻的姑娘,这些年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良缘。


然而,她的每段感情都无疾而终、伤痕累累。


不仅如此,这些年她在脱单路上已经被骗走了数十万元


爱情于她,俨然成了一个“破财”魔咒。


经过我们简单的聊天,我发现她的问题根源在于原生家庭


父母从小对她管教很严,打着“为她好”的幌子什么事情都替她拿主意,从未问过她的意愿和需求


在父母眼中,似乎她只是个按他们意愿活着的“躯壳”


她从未被父母真正地“看见”,也未曾得到过父母真正的了解和爱,更没有机会做自己。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阿香,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爱


于是身边只要有男人稍微对她好点,她就感恩戴德掏心掏肺。


直至被骗走数十万元,都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我们真的很心疼这个姑娘。


数段感情经历如此相似,她显然已经陷入“习得性无助”,在这个痛苦的漩涡里不停地轮回。


如果这时有个人能帮她分析原生家庭的模式,引导她正视内心的问题,修补内心缺爱和不被看见的创伤,鼓励她活出自己,教会她如何拓展优质男性资源和经营亲密关系。


她的人生一定会很不一样。


但是她拒绝了帮助,她说:“这种事情我只能自己扛,打碎牙和血往肚子里咽。”


而这句话背后,是深深的“不配得感”。


因为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宠爱,她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善待。


其实,不管是挽回无果,还是脱单困难,以及婚姻破裂,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创伤没被治愈。


任何没有安全感、焦虑都源自原生家庭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和情绪,最终就会导致你的“不配得感”。

两性相处中,男女最忌讳做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闻


两性相处中,男女最忌讳做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闻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配得?


不配得感在心理学上其实就是低自尊


他们对自己的总体看法是“我不够好/我是一个不好的人”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配拥有美好事物


低自尊的人还会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从而损害亲密关系。


他们很难相信伴侣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低自尊,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不配得感”呢?


1、原生家庭的经历让我们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爱


弗洛伊德的著名的冰山理论提到:


如果把人的思想比作是冰山的话,那么你的意识只不过是浮出表面的一角,而水下的潜意识才是那庞大的山体,人的行为70%受到潜意识控制。


人的感情和思维模式,都是原生家庭模式刻画的


这一切经历都会进入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你的认知、习惯,潜意识作用于行为,导致恋爱地图出现偏航,出现你不想要的结果。


我们有个学员特别“圣母”,她专门找那种很困难的男友。


比如,离异带孩,家境复杂,她想通过全心付出来拯救这种可怜的男人,来获得爱,升华自己,导致她的恋爱困难重重。


找我后,分析她“圣母”的成因是:


童年时,爸妈离异,妈妈南下做生意,对她缺少照顾关爱,导致她成年后把童年没被满足的情绪投射在伴侣身上。


她通过不断向伴侣付出来填满小时候那个没被满足的自己,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一直想要改变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怎么改变?


就是替父母来做,(把自己当初父母,把伴侣当成自己)她唯有让自己不断在伴侣身上投入、付出,来满足自己渴望得到父母之爱的心愿。


知道成因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并不是那么爱对方,只是在满足自己的心理投射。


那么你最终会过上艰难的婚姻生活,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将这种有毒的模式代际传递给下一代。


两性相处中,男女最忌讳做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闻


2.负性核心信念让不配得感一直延续


认知行为学派认为,负性的核心信念(negative core beliefs)才是不配得感得以维持下去的因素。


童年的行为模式使我们对于自我、他人、和世界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稳定的、深深扎根于内心的信念,我们称之为“核心信念”


即使我们有时候并不能清晰地表达出这种信念,但我们却相信它是正确的。


而具有不配得感的人,他们的核心信念就是“我很差”,所以他们会一直退缩与回避,这让他们无法逃离不配得感的深井。


接下来这个故事,对大家非常有警醒作用。


有个人曾经请教我:“男人喜欢和别人聊骚怎么办?”


他们已经在一起2年了,男人一直也没有结婚的打算,也不曾对她有实质性投资。


我当时给她的建议是:


第一,这个男生很有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 第二是女生有很强烈的焦虑感,她要解决自己内心冲突的问题,才能经营好关系。

  • 女生并没有采取我的建议。


过段时间她又来提问,这回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女生发现自己怀孕了!!!


和男人进入婚姻吧,这位男士确实不是良配,把自己一生搭进去;不进入婚姻,孩子怎么解决?


她的思维模式就是“负性的核心信念”。


她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很差,配不起比这个男人更好的人,所以一直退缩和回避这个男人并非良配的现实。


很多人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舒心人生,往往都是无意识给自己的人生开启hard模式。


世界那么大,遇见就是缘分,我会在这里一直分享,你也别忘了关注我。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人过六十,我觉得压力最大的是这3件事,怎么办呢 - 天天要闻

人过六十,我觉得压力最大的是这3件事,怎么办呢

都知道,人过六十,江河日下,人生所剩不多了,很想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可是,我总是觉得自己的精神压力太大了,一想到这些事情,满脑子都在转,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我觉得造成我压力最大的是这三件事。1、高龄又作的母亲。
警惕!被“优秀”毁掉的婚姻:她用42年踩出的血泪教训 - 天天要闻

警惕!被“优秀”毁掉的婚姻:她用42年踩出的血泪教训

在同学聚会上,42岁的王丽梅端着红酒杯的手微微颤抖。当被问及单身状态时,这个向来强势的女硕士突然红了眼眶:"以前觉得普通男人配不上我,现在连相亲市场都成了被挑剩的。"她的故事,撕开了当代大龄未婚女性最真实的生存困境。作为27岁就实现经济独立
女人生活乱不乱?这5个细节一看便知! - 天天要闻

女人生活乱不乱?这5个细节一看便知!

在人际交往的迷雾中,想要了解一个女性的私生活状态,往往不能仅看表面的言语与行为。真正的答案,其实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生活细节里,像拼图般拼凑出她真实的生活图景与内心世界。社交圈:杂乱网络下的生活缩影社交圈是反映一个人生活状态的重要窗口。
大学毕业半年多,从 5000 块到小十万的逆袭! - 天天要闻

大学毕业半年多,从 5000 块到小十万的逆袭!

你是否曾在大学时,看到一些女生对男友的经济要求,觉得离谱又担忧自己的未来?就像我,大学时看到小红书、抖音上女生要求男友毕业一两年有一二十万存款和稳定工作,心里既嗤之以鼻又有些焦虑。还没毕业就一心想赚钱,可直到毕业连 1 万块都没存下。这是不
亲情成“毒药”,面对这样的父亲该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亲情成“毒药”,面对这样的父亲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有人会希望自己的父亲赶快意外死掉?这听起来简直大逆不道,但背后却藏着无数的心酸与无奈。一位独生女的经历让人感慨万千。母亲异地住院要手术,本没打算让父亲来,可姨觉得让父亲掏钱能看看他靠不靠谱,不行就离婚。谁料父亲连路费都没有,非要开车来
19岁少女高考前的困境:家庭变故下的坚韧与抉择 - 天天要闻

19岁少女高考前的困境:家庭变故下的坚韧与抉择

为什么一个19岁高二休学的少女,一家人要住在出租房里,还要面对高考的压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曾经,她家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安稳,还买了楼房。然而,2019年爸爸把全部身家投入项目,却因口罩问题,180万工程款分文未收回。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经过时了,现在更流行这三种活法 - 天天要闻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经过时了,现在更流行这三种活法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经过时了,现在更流行这三种活法。一、重拾爱好,让日子有滋有味人啊,有时候就得活得洒脱点儿,就像那句俗语说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话搁丧偶的老人这儿,又有新说法了。以前啊,人一没了老伴,就觉得这日子没盼头了,灰头土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