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戏剧杂志 ,作者中国戏剧杂志
中国戏剧杂志.
《中国戏剧》(月刊)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反映我国戏剧理论研究、戏剧创作及舞台艺术的发展现状,报道国内外戏剧界动态及各种戏剧节活动,发表有关戏剧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外戏剧作品与评论等方面的文章。
5月16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昆剧《烂柯山》剧组媒体见面会在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剧场西大厅举行。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主演、终评演员袁国良以及主演于雪娇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上海戏曲广播主持人张源主持。
杨凤一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
杨凤一院长在发言中回顾了北方昆曲剧院68年历史。剧院一直秉承“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宗旨,其间培养了10位梅花奖获得者。此次对袁国良参评梅花奖也是高度重视,从录像到剧目加工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她提到,《烂柯山》是一出传承剧目,是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的代表作,袁国良作为他的大弟子,得到了真传,逐渐成长为剧院的领军人物,主演了《孔子》《清明上河图》《赵氏孤儿》等多部剧目。
袁国良
本剧主演、终评演员
袁国良分享了参评梅花奖的心路历程和昆剧《烂柯山》的排练体会。他说,梅花奖是每位戏剧人的梦想,感谢杨凤一院长和北方昆曲剧院对他此次参评的支持。袁国良说这是他向计镇华老师学习的第一出戏,老师的严格教导让他受益匪浅,而他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还发挥了表演的自主性,比如与计老师一起探讨设计在“雪桥”一场中融入技巧来展现朱买臣的无奈。他还分享了“逼休”和“泼水”两场戏中的表演细节,展现了如何通过台词和动作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于雪娇
本剧主演
于雪娇则从崔氏角色的演绎角度出发,分享了从闺门旦转型正旦的挑战与突破。2012年,她随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老师学习了这出戏。她表示,就表演分量来说,《烂柯山》中崔氏这一角色与朱买臣平分秋色。作为主工闺门旦的演员,她需要打破以往的行当限制,崔氏这个人物更靠近“正旦偏泼辣旦”,与闺门旦的柔美形象截然不同,在排练中她反复打磨角色,力求展现崔氏从嚣张到崩溃的完整心理变化。
袁国良和于雪娇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烂柯山》艺术导赏。袁国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昆曲老生行当的分类及表演特点,并聚焦“穷老生”朱买臣的独特演绎。通过视频和两位主演现场演绎,展示了剧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让观众提前一饱眼福。
由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昆剧《烂柯山》于5月17日14:30在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剧场与观众见面。
文编 | 忻 颖 李成伟
美编 | 王 磊 甄 诸
摄影 | 周顺良
原标题:《袁国良 | 昆剧《烂柯山》|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终评演员媒体见面会》
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文联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