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个人梦想的道路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样是个体成才的“必答题”。
近日,“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话题冲上热搜,被全网点赞。
小伙为救同学错过职教高考语文考试
5月10日早上,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山东省职教高考考点。 上车1分钟左右,同学因突发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鹏身上,并伴随癫痫、心脏骤停等症状。 视频里,姜昭鹏来不及放下书包,立即对同学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在救援过程中,网约车司机王涛对车上两名学生进行安抚,并联系交警说明车内紧急情况,在得到准许后连闯6个红灯,将15分钟的行程压缩到7分钟时间赶到烟台山医院。从发病到急诊抢救,发病学生心脏骤停30分钟左右,经过系列抢救在8时50分恢复心跳,姜昭鹏和网约车司机上演了7分钟“生死时速”,将命悬一线的学生从鬼门关拽回。
然而姜昭鹏因此错过了语文考试,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并不后悔。“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姜昭鹏说。
双向奔赴的善良
5月14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刁洪斌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两位同学感到自豪,当时发现同学休克,姜昭鹏直接跟司机说“去医院”,而被救同学苏醒后,第一反应是“姜昭鹏赶上考试没有?”
记者从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了解到,5月13日上午,校方对姜昭鹏的行为进行了表彰。为何姜昭鹏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急救的手法也如此专业呢?据学校相关人员的介绍,姜昭鹏是口腔义齿制造专业,原本要参加今年的职教高考,考的是医学技术类别。姜昭鹏在专业课上系统地学习了急救知识。此外,该校将急救知识纳入到了人才培养方案中。“人人都会急救,包括师生和员工,这么多年我们都是一直这么要求的。”
官方:启用副题,安排考试!
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其参加考试。
14日下午,记者从当地权威部门获悉,目前考试地点和考试时间尚未确定,“因为是第一次,以前没有过先例,就一个孩子考试,所以到底怎么弄,要按照省里的要求来办”。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姜昭鹏的举动特别暖人心,高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放弃了高考,把同学救了,我们非常感动”。
14日,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被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5月15日,山东省拟推送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补充公示,姜昭鹏获推荐中国好人。
收到补考通知,姜同学激动到哽咽。
央广网评:原则之上有温度
这样的补考安排,既是对制度规则的精准把握,更是对人间善意的温暖回应,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补考是一种破例,这种破例是在阳光之下进行的,不仅遵循了公平原则,而且彰显了教育和选拔的初衷。它向全社会讲明了一种导向:在追逐个人梦想的道路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样是个体成才的“必答题”。考试规则对应的是公平原则,原则必须坚守,但原则之上可以有温度,也应该有温度。
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写的人”。给姜昭鹏这样的考生“破例”补考,制度设计为道德实践“亮起绿灯”,符合我们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初衷。一边是可能改变自己人生命运且不容迟到的职教高考,一边是急需救助的同学,当只能二选一时,姜昭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把个人利益摆在后面,在人性的考场上,已经拿了满分。
有一种温暖来自道德自觉,来自人性光辉,来自金子般的心灵,来自正确价值观的践行与呵护。 像姜同学一样,在危急时刻给予他人以温暖,我们才能共享公序良俗的温暖阳光。
错过了考试,但人生已满分!
温暖的新闻总会获得公众的掌声。事件引发关注后,网友纷纷为姜昭鹏和王涛点赞。
姜昭鹏、王涛好样的!
祝愿姜同学
能够考出好成绩
来源:央广网综合红星新闻、新黄河、齐鲁晚报、网友评论等
记者:王昆鹏
央广网评论员:文峰
本期编辑:蔡梦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