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教师必备数字化工具系列
作为深耕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兼教学研究博主,今天为大家解锁一个备课神器——DeepSeek!通过半年的实践验证,这个AI工具能让备课效率提升300%,特别适合数学学科的创意教学设计开发。
一、极简安装三步曲
1⃣ 访问官网
电脑/手机浏览器输入DeepSeek官网(https://chat.deepseek.com/)
2⃣ 快速注册
微信扫码/手机号注册(教育用户建议选教师身份认证)
3⃣ 开启智能模式网页端直接使用,推荐下载APP(使用更方便)
二、数学备课实战四步法
步骤1:精准需求定位
• 输入格式 = 学段+知识点+产出类型+特别要求
• 示例1:"四年级 三角形分类 5分钟动画微课脚本 融入生活实例"
• 示例2:"二年级 乘法口诀 课堂游戏方案 包含教具制作指南"
步骤2:分层设计生成
❶ 基础框架生成
输入:"北师大版五下《分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AI将输出:课标对接-核心问题-课时分配-评价方式
❷ 细节深化指令
追加:"为第1课时增加超市购物情境,设计3个差异化练习"
AI生成:基础组(图示应用题)-提高组(混合运算)-挑战组(实际找零问题)
❸ 互动环节优化
输入:"设计测量教室面积的探究活动,需小组合作与汇报模版"
AI提供:任务分工表+汇报评价量规+数据记录模板
步骤3:教学资源一键生成
• 可视化素材:"生成分数墙图片制作教程(使用卡纸/磁贴)"
• 错题集锦:"收集三位数乘法的10类典型错误案例"
• 评价工具:"制作课堂即时反馈的二维码答题系统指南"
步骤4:个性化润色指令
• "将以上内容转换为10岁儿童易懂的语言"
• "用表格形式对比同分母/异分母加减法教学策略"
• "添加'数学小故事'栏目讲解分数发展史"
三、数学教师专属关键词库
基础模板:
[年级][知识点][输出类型][特色需求]
例:"三上 周长计算 跨学科教案 融合美术剪纸"
高阶技巧:
① 问题链设计:"针对'鸡兔同笼'设计5层次追问问题"
② 差异化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层作业设计(ABC三级)"
③ 评价创新:"用闯关游戏模式设计单元测试方案"
学科融合指令:
"设计'校园数据调查'项目式学习(整合统计图表+写作)"
"创作数学谜语集锦(涵盖四则运算/几何图形)"
四、避坑指南(亲测经验)
⚠️ 输出校验:所有数学例题需人工验证计算准确性
⚠️ 隐私保护:避免输入学生个人信息
⚠️ 版权注意:生成的课件素材需注明AI辅助
实践案例:
上周使用DeepSeek设计的《圆的周长》探究课:
《圆的周长》探究课设计
1.生成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动画脚本
动画标题: 《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
场景1:古代中国背景
- 画面: 古代中国书房,祖冲之坐在书桌前,桌上摆满了竹简和算筹。
- 旁白: “在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致力于研究圆周率,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计算出了π的近似值。”
场景2:祖冲之的计算过程
- 画面: 祖冲之在纸上画圆,使用割圆术进行计算。
- 旁白: “祖冲之通过割圆术,将圆分割成越来越多的多边形,逐步逼近圆的周长。”
场景3:祖冲之的成果
- 画面: 祖冲之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 旁白: “经过多年的研究,祖冲之得出了π的精确值,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了近一千年。”
场景4:现代应用
- 画面: 现代科技场景,展示π在工程、建筑、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 旁白: “祖冲之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祖冲之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是科学进步的关键。”
2.自动创建"校园圆形物测量"实践手册
手册标题: 《校园圆形物测量实践手册》
封面:
- 标题: 《校园圆形物测量实践手册》
- 图片: 校园内的圆形物体(如花坛、井盖、篮球场等)
目录:
- 引言
- 测量工具介绍
- 测量步骤
- 数据记录表
- 分析与结论
内容:
1. 引言
- 介绍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 说明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通过测量校园内的圆形物体,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测量工具介绍
- 工具: 卷尺、绳子、计算器
- 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卷尺测量直径,如何用绳子测量周长。
3. 测量步骤
- 步骤1: 选择校园内的圆形物体(如花坛、井盖、篮球场等)。
- 步骤2: 使用卷尺测量直径,记录数据。
- 步骤3: 使用绳子绕物体一周,测量周长,记录数据。
- 步骤4: 计算π的近似值(C/d)。
4. 数据记录表
- 表格: 包含物体名称、直径、周长、计算出的π值。
5. 分析与结论
- 分析: 比较不同物体的π值,讨论误差来源。
- 结论: 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π的意义。
3.产出带AR扫描功能的作业二维码
作业标题: 《圆的周长探究作业》
作业内容:
- 测量家中或校园内的圆形物体,记录直径和周长。
- 计算π的近似值,并填写数据表。
- 扫描二维码,观看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动画。
- 回答以下问题:
- 祖冲之是如何计算π的?
- 你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二维码生成:
- 使用AR技术生成二维码,学生扫描后可以观看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动画。
- 二维码链接: [祖冲之与圆周率动画链接]
AR功能:
- 学生扫描二维码后,可以在手机上观看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动画,并参与互动问答。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实践理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还能通过动画和AR技术深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应用。
备课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学生课堂参与度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