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东应届生开始主动进工厂:种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这是我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我知道这条路走起来不会那么舒坦,但也相信方向一定正确,因为我看好山东工业的发展前景。”

2025考研初试,山东省以35.5万的报考总数位列全国第一,随着上周末笔试结束,所有考生也开始面临新的选择。

走出考场,一部分考生信心满满,继续准备复试,另一部分则开始考虑求职就业的问题。

此前,很大一部分考生都把备考视作唯一任务,此刻突然陷入无尽的迷茫,看不到未来该去向何方。

但郭涵语没有。

作为能源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紧张的考研备考阶段,小郭同学也没有放过秋招的机会,拿到了一张专业对口的宝贵offer,并且已经做好了年后入职的准备。

“前几年系里的很多学长都抵触进工厂,我和室友反倒觉得去一线是学以致用的机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都是山东省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未来潜力无限。”

小郭同学的选择,是新工业时代背景下山东学子求职心态转变的一个缩影。

而这份信心的确立,则源于山东工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了惊人的71981亿元,稳居全国前三,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唯一涵盖了全部41个工业门类的工业强省,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27914亿元,同比增长6.9%,凸显了山东省强大的工业能力在省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

众所周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在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同样跻身全国前三。

特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尤为显著,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更是高于整体水平,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据说话最公正,山东工业经济仍然在持续稳健增长,这便是有力证明。

若是具体到明确的企业,“稳中向好”的态势则更为明显。

以山东工业企业百强为例,2024年山东工业企业100强的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了74680.44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9.01%。

其中,营业收入前三的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分别实现了营收8663.80亿元、5202.14亿元、3718.22亿元,数字都相当可观。

除了三巨头之外,利润总额超过百亿的企业共7家,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92.53亿元,同比增长8.37%。

工业企业的效益与盈利状况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才是影响新一代年轻人就业观念转变的关键。

企业效益好,自己也就有钱赚,别人说在工厂上班不体面?日子是自己过的,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关键不仅当下发展好,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山东省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依然空间。

过去这一年,山东省大量企业都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减重”或“转型”。

最鲜活的一个例子就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在传统纺织产业中通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本就比你优秀的“同学”还比你更努力,山东不光盛产学霸,连企业都是卷王。

除了老牌名企继续牵头搞转型,一大批新兴产业集群也正在快速崛起,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这些蓝海领域。

这些发展空间巨大的新兴领域,都将是山东省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很可能会为山东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促成工业经济发展升级,不能光企业一头使劲儿,山东省政府的政策扶持同样关键。

一直以来,山东省都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还通过立法护航先进制造业发展。

比如今年9月份《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的出台,就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省内的大小企业能不有干劲儿吗?

提及现代工业,就一定离不开科技创新,这才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过去一年里,山东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紧密合作,让很多科技成果都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例如,在石化、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山东企业积极采用科研机构新研发的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山东,“产、学、研、用融合”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山东省还实施了数字经济“创新攻坚年”行动,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大生态,建立优质服务商资源池,让甲乙双方更容易互相找到彼此,促成了大量工商业的合作。

你尽管搞好产品优化,渠道政府来帮你搭,没了后顾之忧,山东省的工业企业怎么可能发展不好?

工业基础好,政策保障好,企业发展和效益自然就好,无数个代表新就业人才群体的“小郭同学”自然也乐意加入,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冲击新高峰,从而实现山东工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有了2024年亮丽的成绩单做参考,相信未来山东省工业经济的发展走向,一定对得起“小郭同学”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