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数字化、学科化、常态化推进区域项目式学习

6月14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学术交流暨第五届“美好盐田”项目式学习成果展评活动在深圳市盐田区山海学校圆满闭幕。

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陈尚宝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办,深圳市盐田区山海学校承办。

活动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现学习方式变革、重塑高质量教学模式创建思路,并为切实推进项目式学习常态化、学科化探索可行路径。本次活动历时3天,活动线下观摩人数累计1200人次以上;线上观摩累计超过260万。活动共举办了3 场主旨报告,17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展示,34个项目精彩展评。

6月13、14日两天,盐田区的34家中小学和幼儿园的34个项目式学习案例进行精彩展示,涵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董艳、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费广洪、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陆春萍、国际StarT中国区主任孙晓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教研员于洋、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创中心何斌主任、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邹君博士、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胡敏、宝安区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研员陈莉莉等专家到场进行案例点评。

这是一次综合性的教育改革与学术交流盛会,旨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创新,推动盐田项目式学习常态化、系统化开展,推动学科化、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开拓与深化发展。

三天活动,呈现出学术交流与项目展评相结合、学科项目式与跨学科项目式并重、全学段全学科覆盖、线上线下结合、项目作品与案例深入展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等特点。不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还通过项目展评的方式,让参与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盐田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既涵盖了单一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也鼓励跨学科的综合项目,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并且面向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和学科,实现了公民办教育全面覆盖,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教师案例和学生项目的展示,展现了教育改革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合作,强调了双方在教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专家组予以充分肯定。

本届参与展评的项目,呈现出更加结合身边真实问题提出项目、更加强调基于设计思维的解决方案、更加强化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加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更加强调与办校理念、办园理念进行有机融合等特点。不仅展示了深圳市盐田区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成绩,也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美好盐田”项目式学习展评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自2018年起,盐田区在全球、国家和省级项目式学习案例评选中斩获多项殊荣,这些卓越成果均源自此活动。盐田区从区域层面构建项目式学习区域推进路径、构建区域特色项目式学习课程体系、研发并推广ASR-PBL区域实践模式、研发并推广“家庭项目式学习六部曲”及“幼儿园项目式学习”课程模式。

未来,盐田区的项目式学习,将进一步关注驱动性问题的提出、项目设计的创新性、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项目评价的多样性以及加强技术支持和资源整合等方面,通过理念、命题与场景的拓展,提升课题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项目式学习常态化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持续迭代与优化,盐田区各学校及幼儿园将更有效推动项目式学习的常态化、学科化发展,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注入活力。

【撰文】叶淑萍

【通讯员】陈尚宝 姚毅锋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