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0多所高校200余名代表出席,扬州大学成功承办第八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

扬子晚报网5月19日讯(通讯员 崔益军 记者 陈咏)记者19日从扬州大学获悉,17日至18日,第八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在扬州大学举行,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和IT业界的老师、学者、工程开发人员,围绕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建设、“101”计划、开源教育等热点话题进行研讨。

参会人员

记者了解到,全国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受到业界学界广泛认可,规模日益扩大。本次大会嘉宾云集,群贤毕至。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工程开发人员及师生代表出席参加。扬州大学丁建宁校长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致辞,他希望此次会议深入探讨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软件人才,积极推动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会议是一次加强学科建设的交流会、创新教育理念的研讨会、革新教学模式的展示会、提高培养质量的推进会。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碰撞和权威专业的探讨交流,为软件人才培养与软件工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推介成功的教学实践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围绕“一线教师经验分享及101建设成果应用”,“融合开源教育的软件工程专业和课程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分论坛研讨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研讨会最后还设置了Panel讨论,与会专家围绕“开源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展开讨论,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注入新活力,有力促进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有机融合。

大会致辞

研讨会上,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孙小兵,作题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初探”的报告。孙小兵院长从建设背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改革思路、方案、初步成效,分享了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合作为抓手,以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教学和实践团队为支撑,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改革思路,希望青年学生贡献新生力量,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行业骨干,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卓越创新能力的开源人才。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