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名“三秦学生记者”探寻羊奶之源 探索水利奥秘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10月27日,在李仪祉水利文化纪念馆旁的广场上,500余名七年级学生齐声诵读《道德经》第八章。当日,西安市雁塔区第三中学“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雅泰羊奶小镇和陕西水利博物馆。

为让学生们有更好的社会实践体验,26日下午,雅泰羊奶小镇的辅导员来到西安市雁塔区第三中学,与学生们进行互动,通过行前导学,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开展活动。27日9时,在陕西水利博物馆广场,开营仪式举行。随后,分为3组开展活动。

来到雅泰牧歌奶山羊观光牧场,学生们拿出纸笔,开展小组讨论商议,共同约定齐力达成个人及团体目标。随后,学生们与奶山羊零距离接触。在关中羊乳文化馆,参观检测中心,学生们了解了羊奶粉检测要素与检测标准;通过羊乳产品的标签,进行信息识别(原料、保质期、产品溯源等);参观生产车间,学生们了解了羊奶标准化生产过程,清楚食品安全把控过程。“我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了4种奶山羊,看了奶山羊的生活环境,超赞。”学生李岱霖说。

任务来了。了解宣传推广方案的制作方式后,学生们寻找羊奶粉的宣传推广点,根据了解到的羊奶粉知识,选择一款羊奶粉产品制作宣传推广方案。

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代表介绍团队方案,通过自评、他评、师评,对全天活动进行多维度评价考核,选出团队创意奖、团队风采奖。七年级九班学生张旭尧兴奋地说,今天太开心了,课程特别有意思,我们小组制作的宣传海报,获得了我们班第一名,老师奖励每人一个杯子,成功薅到羊毛。

“本次社会实践深度匹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CCMC 开放式合作理论、 PBL 项目制学习、生涯规划等设计理念,设置开放性的驱动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一位带队老师说。

此外,学生们还参观了陕西水利博物馆,讲解员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为水利鞠躬尽瘁的一生和治水伟绩。“展馆通过历史文物文献、沙盘模型、浮雕泥塑以及幻影成像等高新科技手段全画幅展示陕西悠久的治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治水文化。”

“在这里,看得到文物,听得到故事,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历史。”学生雷朔纶说,“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景观别致,极具意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大课堂,在博物馆里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年级主任高翔表示,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陕西水利历史文化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方面的不足。副校长周清说,“此次活动,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来到大自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