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考难度,河南、江苏、山东、湖北等地的孩子往往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抱怨,他们所在的省的高考就是地狱模式。如果他们的高考是地狱模式,那广东省的高考无疑是十八层地域模式。你可以参看近些年中国各省的一本率情况,广东省连年总是倒数的那几个。但你却很少有听到广东人抱怨的。
(西藏新疆缺数据,29省市数据为个人录入,以当地教育厅数据为准)
有人说广东一本率低是不是因为广东人相对比较笨,所以考不了高分上不了好大学,也就不好意思抱怨了。毕竟这四年来广东跟同是全国I卷的其他省份相比,一本的分数也是要低不少分。
其实这个各省的分数不同是没什么比较性的。因为虽然多省同考一套卷,但各省的评分尺度各有不同,有松有紧,特别是语文主观题目多的科目,可是能一下子拉开很大的差距。还有面对各省一本的招生人数不同,也造就了排位不同。要比较各省生源的质量,我们可以拿各大高校对生源情况的统计,比如下面就提供清华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对各省生源的统计来做个比较,可以从中看到广东学子的表现还是很优秀的。
实际上更可怕的是广东的考生要先内部跟两个一线城市广州跟深圳精英的孩子虎口抢食,这在全国独此一省。这要是放在其他省份,比如放在江苏河南等省,估计会是更多的倒苦水。
广东共有21个地市,实际能达到全省平均一本率城市,除了广深这两座巨无霸的一线城市占大头外,也就只剩下中山、佛山、珠海、东莞、汕头这五个城市达标而已。剩余的14个城市都没能达到全省的平均一本率,即使珠三角的边缘城市惠州江门肇庆,全国也是独此一省。
且广东的一本率跟本科率不断增加的大背景,还是很多二本学校升为一本所促成的,比如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原来是二本,现在升为一本。
还有像广东理工学院更是神奇的由一所中专在短短20年间,火箭升为本科院校。可见广东考生的不容易。如果说河南江苏的高考是地狱模式,那广东的高考对于非广深考生非珠三角核心区的考生而言是十八层地狱。你无法想象一本率在汕尾只有5.77%左右。
(2016年以后广东省教育厅禁止各地通报一本率本科率)
而随着珠三角核心区的不断发展,珠三角核心区跟非珠的差距越拉越大,近些年广东一本,本科增加的蛋糕,实际上基本是被珠三角核心区所瓜分。有兴趣的可以对比2009到2016广东各市本科率的对比。珠三角跟非珠的差距越拉越大。像在2009年之前,佛山跟东莞的本科率还比汕头低,现在这两市已经大大反超过汕头,让汕头望其项背。
而造成为什么没什么人说广东高考难或者哭惨的缘故,其实有多重的缘故。
一个是广东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广州、跟深圳身上。这两个城市的考生肯定不会觉得广东的高考会难到哪里去的,一来这两座一本率2018年都超过30%的巨无霸一线城市,在全国都是前列。二来,广深的孩子,包括珠三角核心区的孩子,他们的机会多多,不单单仅仅只有高考一条路可以走。他们还可以出国留学,广州深圳的国际班可以说满街都是。还可以接棒家族企业,或者其他的就业机会。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个是越是落后的地区,读书无用论越是回头。很多时候同样一个高校毕业的,城市的孩子往往混得好的概率比农村出来的孩子要高不少,这里面涉及家庭背景父母视野等因素。而有些农村的孩子,要么就是过于不温不火,要么就是急于丢弃原有阶级,有时做事显得急躁,形成两个极端反而混得可能远不如同村一些初高中就出来混社会的。这也给一些乡民读书无用的错觉。在落后地区读书无用造成的错觉也让一些人更不在乎广东一本率低了。
一个是广东有种比较莫名其妙的洗脑舆论,特别是教育最落后的粤西粤北被洗脑麻醉。“广东也就潮汕人才是不爱读书不重视教育”,以致粤西粤北有些人在教育方面有些虚幻的优越感,不能认清现况。
如何摆脱这样的一个困境,为了广东更多的孩子能上更好的大学,其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