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现场」厉害了!丽江这所小学解锁了课后生活新姿势……

早前发布 | 丽江热线APP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实施,如何重新审视和布局教育教学成为各大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之中,古城区祥和中心校白龙潭小学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本着“公益普惠”的教学理念,白龙潭小学聚焦课后服务内涵质量提升,打造高质量、特色化的“升级版”课后服务内容。记者了解到,白龙潭小学课后服务设置三个板块的内容,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辅导学科作业,让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及时完成学科作业;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兴趣,目前学校共设置12个兴趣班,内容包括教授指导纳西童谣、纳西东巴画、巴乌、鼓号、足球、篮球,手工书法等;而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则用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在学生兴趣培养层面,白龙潭小学尤其注重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美术老师把纳西象形文字融入美术教育教学中,开设了“东巴象形文字绘画创意”兴趣班,音乐老师把纳西童谣融入音乐音乐教学,开设“纳西童谣”兴趣班,体育老师把纳西童谣融入体育教育中,开设“纳西童谣课间操”兴趣班。据介绍,纳西童谣课间操中有充满童心童趣的游戏童谣,有益智健脑的猜迷童谣,还有弘扬中华美德、邻里和睦的人情童谣,更有弘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劳作童谣。

“学校为了弘扬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把纳西东巴文化融入到了兴趣教学中,无论是美术班、童谣班、童谣健身操等,都能让孩子们深入接触东巴文化,通过有效地把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和现代教学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能。”祥和中心校白龙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杨其琨告诉记者。

“我很喜欢美术,所以参与了学校东巴绘画班的兴趣课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东巴文化,学习东巴文化,学习各种各样的绘画技巧,不仅能提高我的画画水平,也能让我更加了解纳西族。”五年级三班学生王雅萱说。

除此之外,白龙潭小学拥有10余个综合实践基地,学校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社会生活需求,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为统揽,按照不同年龄和学段特点,分层系统开展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通过走出校门,走进少先队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但目前由于受疫情防控工作影响,课后服务中有关综合实践的内容还未正常开展,后续学校将尽快完善各项工作,确保教学内容的稳步推进。

“目前,全校1700多名学生和全体教师都参与到了课后服务中,下一步,我们会边试行边细化,边研究边转化,边总结边固化,充分有效地整合利用好校内资源的同时,有效地引进校外资源,更扎实、更有效地落实好这项服务工作。”祥和中心校白龙潭小学副校长张玉梅告诉记者。

记者/李琳瑛

编辑/和润黄

责编/李铁成

热线电话/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