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糖
就业大环境持续走下坡路,如此的就业环境下,“教师”这份稳定工作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选择。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的就业大环境非常差,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22年900万应届毕业生,将近一半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做工作。
即使找到了工作,也随时随地有失业的风险,这时大众意识到了,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教师受事业编制保护,只要在岗位上不犯原则性错误,就不会有失业风险,因此也成了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不光是师范生毕业后想进学校当老师,就是985名校高材生,也纷纷考教师资格证,进入中小学当老师。
教资热席卷,报名人数破千万
教育部发布2022年教资报考最新数据,10年的时间,我国教师总量从1462.9万,增长到1844.4万,涨幅达到了26%。
教资报考人数也从最初的17.2万,增长到1144.2万人,突破千万,10年时间,报考人数翻66倍,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而“1144.2万人”还只是2021年的数据,根据现在的报考情况来看,2022年还将翻倍,每年的教资考试在10月29日开始,在这里也希望每一个考生都能如愿获得教师资格证。
值得一提的是,1100多万报考人数中,有800万人是非师范生。
这个行业本身已经很拥挤了,非师范生还来争抢资源,也让师范生有些不服气。
“废除非师范生从教资格”呼声渐高
我国共有160多所师范类院校,还有一些院校开设师范类专业,每年师范生应届毕业生人数能达到200万左右。
在教资热席卷的情况下,这200万毕业生却不占优势,很难进入学校成为老师。
此前一份深圳中学教师招聘名单,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上岗的都是清北硕博生,甚至还有世界级名校牛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名校光环让他们在一众求职者中闪闪发光,比专业领域的师范生更吃香。
这种就业情况,让师范生很不服气,呼喊着:“不应该让非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证,从而不让非师范生参与教师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名校生进校当老师,这种呼声也渐高,那么废除非师范生的从业资格,是否可行呢?
从知识储备方面来讲,名校毕业生确实要比师范生更强,毕竟在高考这道关卡上,他们是最大的赢家。
但是老师不光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从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影响学生,最主要的是具备“师德”,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范生都会针对素质方面进行培训。
近两年,越来越多老师做出有损师德的事,让整个教师行业陷入舆论的旋涡。
如果取消非师范生从业资格,这种事是不是会减少,还孩子们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教育环境呢?
官方针对“废除非师范生从教资格”作出回应
随着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人数激增,废除非师范生的言论愈演愈烈,官方也不得不作出回应。
教育部对此作出回应,表示:
“整个师范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但开放式人才管理,带来人员流动的增加,和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教师队伍需要更多高质量、更具有传播知识和现代教育思想、专业技能的教师,多渠道培养势在必行。”
简单来讲,废除非师范生从教资格的可行性并不高,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与师范生争夺就业资源。
这对师范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就业资源就那么多,想要顺利进入学校成为老师,获得稳定的工作,只能提高自身实力。
首先,师范生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只有专业实力过硬,才能在岗位上有话语权,成为学生家长信任的名师。
其次,心中有教书育人的信念,笔者认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心中的信念,相信每一个师范生,当初做了学师范这个决定,都是真正喜欢当老师,喜欢小孩,想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做有师德的老师,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工作的中心围绕着学生进行,不做任何损害学生利益的事,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成为真正的育人者。
今日话题:
你支持“废除非师范生从业资格”吗?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