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健龙小学深入贯彻落实平安校园建设要求,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
一、健全组织体系,压实安全责任
学校将平安校园建设纳入整体规划,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定期研判安全问题。2024年秋期,学校通过安全例会发现校园周边交通隐患,及时与交警部门协调,增设减速带和警示牌,保障了学生安全。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应急能力
学校配齐保卫人员,与辖区派出所成立护学岗、高峰勤务岗,确保上放学时段安全。2024年春期,护学岗成功处置一起校外人员试图闯入校园事件。组建兼职应急保障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今年3月,学校组织的全员消防逃生演练,师生在3分钟内完成疏散,展现高效应急能力。同时,不定时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学习,确保教职工熟知安全管理规范和流程。
三、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安全管理
学校制定20余项安全制度,涵盖安全组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如实验室制定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配备兼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存储和使用情况。针对食堂、图书馆等重点场所,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制定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
四、深化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
学校建立校园风险排查机制,定期排查、辨识和确认安全风险源,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时限和措施,确保隐患治理到位。2024年秋期,学校发现幼儿园围墙屋檐瓦片松动,立即组织维修,消除隐患。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校内矛盾。定期开展防火检查,确保消防设施齐全有效,应急疏散通道畅通。
五、家校社协同,营造安全文化
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课堂、家校企业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建立长效联系,定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和培训活动,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利用橱窗、LED大屏、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每年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与派出所、城管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网络,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例如,今年初,学校与城管部门联合整治校门口流动摊贩问题,有效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平安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健龙小学通过实践探索,为师生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未来,学校将继续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 稿:璧山区健龙小学校
编 辑:吴小缘
责 编:袁应鸿
编 审:李 毅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