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清水河校区五年级71名师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蕲春县高山铺战役纪念馆,开启一场沉浸式“场馆里的思政课”,以学科联动铸魂育人,在学生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
当语文课本中的“军神”与战地沙盘相遇,当历史硝烟化作音符流淌,当黏土重塑时光记忆……一场别开生面的多学科联动课程在高山铺战役纪念馆展开。语文、道法、影视、音乐、美术学科深度融合,以“立体化红色课堂”打破学科壁垒,让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青少年的心中扎根、生长。
语文教师王琳茵执教《军神》一课,以刘伯承元帅拒绝麻醉的72刀为切口,带领学生逐句剖析“抓破白床单”“汗如雨下”等细节。当“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的课文原句与纪念馆内泛黄的高山铺战役地图同屏呈现,文字中的坚毅意志瞬间化为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胡志娟老师以中队辅导员的身份依托纪念馆文物开发的《高山铺战役的故事》,还原刘伯承邓小平“口袋阵”背后的谋略智慧。道法教师张蕾剪辑的高山铺战役实景视频,炮火轰鸣声中,学生“穿越”至1947年的战场,目睹“担架员以身为桥”“炊事员火线送粮”的震撼场景,泪水与掌声在展厅交织,学生瞬间感受到了“何为军神”。音乐教师管亚在课中适时播放《中华儿女》歌曲,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的血液开始沸腾。美术教师刘金华摆出了课前师生创作的沙盘《时光记忆》,学生以黏土捏制出微型战场:染血的党旗用朱砂点染,一捧朴实的黏土,重现历史的荣光。
这堂跨学科思政课不仅是教学形式的突破,更是让红色文化从单维讲述走向立体浸润的创新探索。同时,也为学校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丁文超说,学校将持续开展红色教育,并在校园里开展“寻找身边的小军神”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学科间大融合,走进思政教育基地,让思政教育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正如纪念馆留言墙上学生的稚嫩笔迹:“原来课本上的军神,就是受伤了不喊疼、有铁一般意志的人。”
来源: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