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2024年09月04日19:03:09 教育 1913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知网是什么东西?”2019年的时候就因为翟天临这一句话,直接引爆了整个学术界,同时他也以一己之力让整个学术界进行了更新换代。

因为他一个人的学历造假问题被严查,导致那一年学位证书作废的毕业生们不知道有多少个。

近段时间又有一批人被央视点名批评,看看那些名单,甚至他们都不是毕业生,几乎上全都是各个高校很有名望的导师学者,为什么中国的学术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学术圈乱象】

翟天临事件在中国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只要是上过大学写过论文的,应该都知道知网这个东西,而且都会用过这个东西。

翟天临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表明自己不知道这个东西,那就很明显的是跳出来承认他的论文根本就不是他自己写的。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所以说会被引发质疑,他的学历问题。那基本上就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但是这场风波很明显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

因为从那之后论文的审核变得更加的严格并且查重愈发的变态,面瘫到怎样的地步呢?反正几乎是每一个需要写论文的人都会骂他个千百遍。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但是有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行为也很不错,虽说广大学子确实被受煎熬,但是总能好好的整治一下这个愈发凌乱的学术圈吧。

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翟天临居然不是学术圈乱象的终结,而是一个开始,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丑闻被曝光。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就拿近段时间曝光的这些专家学者们学术不端的问题来讲吧,我大概的看了一下那个已经公布出来的第1批名单。

那么长一串儿,其中居然包含了十几所很有名望的高等院校,那么高的分数,那么高的门槛,没想到还能招进来这么多的学术蛀虫。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最过分的有一个专家,他发出的论文十几篇都有问题,整个名单就他一个人最扎眼。下面一串都是涉事链接。

这个名单出来之后直接就被各大高校转载主要是有涉及他们学校导师的,那一个个都转过去了。

这个现象看起来就很有意思啊,你看那些导师在自己的名单被公布出来之后一点表示都不敢有,顶多就是出来面向学生,面向群体道个歉。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究其原因】

然后我们再来想想之前曝光的一个新闻,什么新闻呢?那就是几个学生堵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术生涯联名举报教授学术造假的那个新闻。

其实当时这个新闻曝光出来的时候,我就非常疑惑了,这几个学生做错事情了吗?其实并没有啊,他们只是向公众指出了自己导师的错误而已。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要做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呢原因无他就是他们的导师对于他们来讲是属于有权有势的那种。

如果放到古代的话,这算是什么呢?这算是越级告状,就比如说那种告御状什么的在死在那可是要滚钉床的。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那在现代的话那就不用滚钉床了。他换了一个说法就是要赌上你的职业生涯,因为一旦他们指控的这件事情被推翻了的话,那么名誉受损的就是这几个学生了。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在这封举报信横空出世之后,学校那边第一时间就开始压新闻,然后说的是这几个学生举报言论不实。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还没过多长时间呢?那位导师就直接被实锤了,确实是出现学术造假的问题,这几个学生直接就从过街老鼠变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事实上我觉得最可怕的还是舆论问题,这些学生要抗争的也不是他们的导师,而是这社会各界给他们施加的舆论压力。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或许这个导师拿出来的话力度还不够大,那我们再来说说其他的比较经典的例子。

阿尔兹海默症大家都知道吧,这个病在现代医学上可以说是无解,为什么他无解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人都想象不到。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首先我们就要先了解到一点,那就是那些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些病症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奠基文献。

可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奠基文献居然也是一篇造假的论文,你敢信?这么离谱的事情就是这么真实的发生了。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有多少人的人生就是因为这一篇造假论文而失去了希望,有很多的专家学者都是以这一篇论文做基底,然后再去向着各种不同的方向研究的。

可是现在他们突然得知他们作为基底的这个东西本身就是错的。这一刻又击碎了多少专家学者的信仰呢?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学术造假这个问题好像并不严重。事实上大错特错,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现在中国的学术圈出现了很多讽刺意味的名词就比如说学术妲己这个词,有很多为了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人,都没有一个长相漂亮的小女孩获得的荣誉多。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所以说现在有很多人提起中国的学术圈,那露出的笑容都是高深莫测的,跟现在的娱乐圈有的一拼,有很多压根就不管你的什么科研技术,那看的纯粹就是人情世故。

就像是最近出的这些学术不端的人,其中就有人会为了让自己的论文登上知名刊物做出行贿的举动。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是第1次看到事实上这种新闻每年都有,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只要搜索学术造假或者学术不端,这几个词儿铺天盖地跳出来的全是官方新闻。

18年,19年,20年一直到今年,每年都有新的每年都有人被查出来,但是重点就在于每年都有。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那么这一点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我们中国那本应该纯粹的学术圈,现在究竟混进去了多少不知所谓的米虫呢?

那些举报导师而被威胁不能毕业的学生,又是怀着怎么样的勇气去做了这件事情的呢?中国肃清学术界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

界面新闻————阿尔兹海默症开创性论文造假,对药物研发有何影响?

经济观察报————官方通报2024年首批学术造假,涉15所大学

新京报————新闻多一度|11名学生举报导师论文造假学术不端将面临什么惩罚?

正观新闻————北大复旦等52人学术不端被曝光,国家级科研为何屡次造假?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被国家点名批评的21位专家,一夜之间风光全无,全都不值得同情! - 天天要闻

END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法X功”学校舞蹈教师病亡,年仅33岁 - 天天要闻

“法X功”学校舞蹈教师病亡,年仅33岁

自中国反邪教网发布《李洪志及境外“法X功”邪教组织丑行劣迹线索征集》以来,不断收到网友提供的线索。▲安妮·索恩讣告网友提供,2025年5月7日,“法X功”旗下“飞天艺术学院”加州分校项目总监、舞蹈老师安妮·索恩(Anne Sohn)因癌症病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 天天要闻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一、目的:向家长宣传我校办学成就,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措施与成效,说明学生在校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时间、地点:报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开始,11:30结束。地点在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 天天要闻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如何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的课题,更是所有类型高校共同关注的方向。2025年“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涵盖开幕式暨主论坛,两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和一...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 天天要闻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当今世界,还是有很多家长花几大千甚至上万(某网红志愿填报公司动不动一个名额1万多)去找高报师给自己孩子填志愿,你们觉得真的值得花这个钱吗?还是智商税?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 天天要闻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础教育的教与学;向上,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甚至有人说今年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