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低肩、驼背、坐姿不正,要当心脊柱侧弯!

2024年05月19日20:25:15 教育 1586

“站如松,坐如钟。”脊背挺直传达着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然而,在青少年成长中,高低肩、驼背、颈前伸甚至脊柱侧弯等问题比较常见。

孩子高低肩、驼背、坐姿不正,要当心脊柱侧弯! - 天天要闻

脊柱侧弯表现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5月19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和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呵护脊柱健康,挺起少年脊梁”——天河区学生脊柱侧弯专项筛查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系列活动将走进广州市天河区校园,对初中学生脊柱侧弯情况进行筛查,向小学及高中学生家长推广人工智能(AI)脊柱侧弯自测工具。

孩子高低肩、驼背、坐姿不正,要当心脊柱侧弯! - 天天要闻

广州市天河区学生脊柱侧弯专项筛查启动仪式

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为2%到3%,是一种致残性疾病,指的是脊柱发生非正常弯曲,多发于10—18岁的青少年学生,可致外形畸形、腰背疼痛,甚至压迫脏器引起功能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脊柱侧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后天性脊柱侧弯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主要由先天性脊椎发育不全或家族遗传导致。后天性脊柱侧弯则主要由长期不正确的姿势、相关疾病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在骨骼发育成熟前最常见的脊柱畸形,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而产生,多出现在生长高峰期。

“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原因不明,但坐姿不良、缺乏锻炼等都可能是致病因素。”中山三院院长、脊柱侧弯中心主任戎利民介绍,脊柱侧弯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伴随病情加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孩子高低肩、驼背、坐姿不正,要当心脊柱侧弯! - 天天要闻

中山三院院长、脊柱侧弯中心主任戎利民

“脊柱侧弯可防可治,通过早期筛查能降低青少年群体中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中山三院双聘教授、脊柱侧弯中心首席专家杨军林表示,家长应始终关注青少年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早发现他们的不良姿势,并予以纠正,通过锻炼可以让症状有所好转,避免病情严重。

孩子高低肩、驼背、坐姿不正,要当心脊柱侧弯! - 天天要闻

中山三院双聘教授、脊柱侧弯中心首席专家杨军林

戎利民提醒,当家长怀疑孩子出现脊柱侧弯时,首先应向专科医生征询意见,并进一步让孩子接受专业筛查,而不要轻信所谓的“矫正神器”。

“医院对于脊柱侧弯的治疗,会依据病因、脊柱侧凸畸形程度和病情发展变化等,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杨军林介绍,当侧弯程度在10度以下可以通过体态调整和定期检测进行治疗;当侧弯在10度到40度之间,则可以通过医学形体、矫正支具、强化康复等综合性手段进行治疗;当侧弯超过60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侧弯程度在40度到60度之间,按国际原则应选择手术治疗,不过,伴随医疗技术突破,如今,部分患者通过正规综合性治疗也可以免于手术。”杨军林说。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雅楠

【摄影】许舒智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作者】 吴雅楠

广东健康头条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弯路,不希望有人学我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弯路,不希望有人学我

2024年6月9日,最后一场生物考试结束,35岁的唐尚珺走出考场,他的第16次高考宣告结束。 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从2009年至今参加过16次高考。过去,他曾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但都放弃了,选择继续复读。 2023年,唐尚珺参加了第15次高考。他考了594分...
@所有考生:拼过了,你们都很了不起!看厦门家长及亲友花式迎接考生 - 天天要闻

@所有考生:拼过了,你们都很了不起!看厦门家长及亲友花式迎接考生

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外,一考生家长开心拥抱走出考点的孩子。(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昨日高考结束,记者前往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海沧实验中学等考点,采访考生以及在外等候的家长。昨日下午6点半,记者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门口看到,许多考生走出考点后,与前来迎接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来一个大大的拥...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结束:发挥得不是特别满意,分数应该和2023年差不多,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结束:发挥得不是特别满意,分数应该和2023年差不多,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迎来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坚持复读考清华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当他决定去华中师范大学念师范类专业时,又因未选择服从调剂,高考志愿滑档。9日晚,九派新闻在防城港见到了刚答完人生中第16...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 天天要闻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高考三天已经结束了,现在是6月10日,考生们也松一口气了。想必在这三天里面,考生们的心情每个都很不一样。高考已经结束,考生自己心里也有底了,考得怎么样,成绩会怎样,自己应该相当清楚了。是名落孙山,还是金榜题名;是选择继续复读,还是选择进入社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 天天要闻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考生走出考场东南网莆田6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卢建伟 文/图)6月9日下午,随着高考最后一科生物学考试结束,为期3天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卷合笔落,如刀剑回鞘,同学们正式告别高中时代,奔赴新的未来。家长在考场外翘首以盼记者在莆田一中、仙游一中考点看到,考场外围满了前来迎接考生的家长们,他们手捧鲜花,或紧...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 天天要闻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崔文灿 孙唯 陈亮 秦小杰 朱嘉乐 实习生 龙名扬 张佳慧 邱晨希 罗钰涵 刘雅萱 陈艺铭 王樱淋高考最后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是化学和地理,下午是思想政治和生物。记者兵分几路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心情都不错,整体而言,最后一天的考试科目难度适中,偶有未见过的题目,但考生们都全力以赴,尽...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 天天要闻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邹浩 张屏 张裕 李碗容 狄鑫实习生 刘嘉慧 张伊婷6月9日上午,考完化学的高考考生纷纷表示,今年的化学试题不再有“送分题”,考查内容和常规试题有所不同。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考点的考生王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化学有机的大题打破了常规思路,会让考生猜一个物质的结构,这是之前没有碰到过的。华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