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如松,坐如钟。”脊背挺直传达着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然而,在青少年成长中,高低肩、驼背、颈前伸甚至脊柱侧弯等问题比较常见。

脊柱侧弯表现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5月19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和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呵护脊柱健康,挺起少年脊梁”——天河区学生脊柱侧弯专项筛查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系列活动将走进广州市天河区校园,对初中学生脊柱侧弯情况进行筛查,向小学及高中学生家长推广人工智能(AI)脊柱侧弯自测工具。

广州市天河区学生脊柱侧弯专项筛查启动仪式
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为2%到3%,是一种致残性疾病,指的是脊柱发生非正常弯曲,多发于10—18岁的青少年学生,可致外形畸形、腰背疼痛,甚至压迫脏器引起功能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脊柱侧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后天性脊柱侧弯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主要由先天性脊椎发育不全或家族遗传导致。后天性脊柱侧弯则主要由长期不正确的姿势、相关疾病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在骨骼发育成熟前最常见的脊柱畸形,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而产生,多出现在生长高峰期。
“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原因不明,但坐姿不良、缺乏锻炼等都可能是致病因素。”中山三院院长、脊柱侧弯中心主任戎利民介绍,脊柱侧弯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伴随病情加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中山三院院长、脊柱侧弯中心主任戎利民
“脊柱侧弯可防可治,通过早期筛查能降低青少年群体中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中山三院双聘教授、脊柱侧弯中心首席专家杨军林表示,家长应始终关注青少年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早发现他们的不良姿势,并予以纠正,通过锻炼可以让症状有所好转,避免病情严重。

中山三院双聘教授、脊柱侧弯中心首席专家杨军林
戎利民提醒,当家长怀疑孩子出现脊柱侧弯时,首先应向专科医生征询意见,并进一步让孩子接受专业筛查,而不要轻信所谓的“矫正神器”。
“医院对于脊柱侧弯的治疗,会依据病因、脊柱侧凸畸形程度和病情发展变化等,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杨军林介绍,当侧弯程度在10度以下可以通过体态调整和定期检测进行治疗;当侧弯在10度到40度之间,则可以通过医学形体、矫正支具、强化康复等综合性手段进行治疗;当侧弯超过60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侧弯程度在40度到60度之间,按国际原则应选择手术治疗,不过,伴随医疗技术突破,如今,部分患者通过正规综合性治疗也可以免于手术。”杨军林说。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雅楠
【摄影】许舒智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作者】 吴雅楠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