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2024年02月09日18:45:17 教育 1588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岁末之际,中国台湾网《台湾同学录》栏目策划视频特辑,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高校的8名台湾学子合唱《稻香》MV。(中国台湾网 发)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回首来时路,2023年是两岸青年交流的“破冰”之年,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

篮球在指尖飞旋,汗水在发梢滑落,运球、飞扑、上篮,球场上,两岸少年们奔跑的身影,就是两岸青年交流最好的缩影……还记得2023年那个火热的夏日,在湖南长沙的明德中学,一场场“友谊赛”聚拢、融合了两岸篮球少年们共同的梦想与热爱。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明德中学与南山中学比赛现场。(中国台湾网 高嘉鸿 摄)

“以球会友,打球就是我们交朋友的方式!”来自台湾北科附工的黄柏森说道。在活动中,新北市立永平高级中学的李玟萱也结识了不少大陆的同龄好友,她向他们发出了热情真挚的邀请,“欢迎你们来台湾体验美食!”

你来我往,青年搭起了两岸的“连心桥”。

青年也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

过去一年,大陆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推动恢复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态化,受到两岸同胞欢迎,两岸交流持续热络,特别是两岸青年交流交友交心,正不断汇聚、融合,发展出磅礴的新生力量。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大九学堂”青年学子与马英九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暖雨晴风初破冻,亲望亲好心连心。2023年3月,马英九先生率团来大陆祭祖、交流,行程期间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生面对面采取“梅花座”,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

“非常荣幸,我旁边坐的是一位研究物理领域的学长,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中正大学四年级的高唯恩是此行30位台湾学子中的一员,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大陆行,他感触颇深。

“我们还聊了两岸的景点、美食,这些生活上、文化上的话题能最快拉近彼此距离。希望未来两岸在文化旅游、学术交流上能有更好、更便利的政策。”

国之未来,在于青年。两岸青年多一些接触,就多一份情谊,两岸青年“心连心”,让海峡变窄,海湾变浅。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舞剧《满月》剧照。(中国台湾网 发)

月亮是最美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皎皎满月照亮归家路,映出两岸情。4月22日,由两岸青年学子“合跳”的创演舞剧《满月》在北京语言大学精彩上演,灵动的舞姿,闽南特色鲜明的配乐,勾勒出中华儿女对“寻根溯源”的深思,对“根”与“魂”的眷恋。

和大陆同学们一起排练的点滴细节,都化作融融暖意,被来自宝岛台湾的萧昕雨记在心里,“在排练舞剧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这个剧的上演,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一起努力的结果。”

赴一场春日之约。7月15日11点40分,一架载着大陆师生的航班缓缓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

为期9天8夜的赴台交流,有新朋相识,也有“故交”重逢,这份血浓于水的情谊,融化进《两岸一家亲》的墨宝里,沉浸在《花好月圆》的丝竹声里,交织在台北天母棒球场的助威呐喊里。无论历经多少风雨,两岸青年的心始终在一起。

“寻根路你我对话,穿越了海峡两岸从来是一家。”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7月4日在京拉开帷幕——约三分之一“首来族”,千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学子分批前往大陆28个省市参访、研学,他们饱含所有热情,奔赴一场“归家”之旅,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夏令营开营仪式暨两岸青年联欢晚会现场。(中国台湾网 常卓然 摄)

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壮美山河,用心灵感悟中华历史文化,用青春筑牢两岸交流的“连心桥”。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四川成都分营的台胞青年开心不已;上海分营聚焦青年创业就业、申城历史文化和两岸青年交流,丰富了营员们的见闻和视野……来自台湾高雄科技大学的杨延徽收获满满,“欢迎大陆青年朋友也来台湾走走看看,我们一定好好地招待你们,就像你们尽心招待我们一样。”

夏草芳菲,不负韶华,两岸青年手牵手,心连心,许下美好的青春约定。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出席青发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9月,秋高气爽之时,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如约而至。自2018年举办以来,青发论坛累计有2600多名两岸青年踊跃参加,已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学共鉴的重要平台。“老友”重逢,“新友”相识,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跨海而来,在祖国大陆闯出一片天地。

事实证明,大陆始终是台湾青年成长进步,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的理想热土,大陆广袤的发展空间,对台湾青年一代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10月1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国台联的组织下,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中国台湾网 发)

10月1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国台联的组织下,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迎接国庆日的第一缕阳光。

11月,50名在京台生齐聚北京怀柔区九渡河黄花城水长城景区秋游,裸心交谈、合作“打卡”。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11月4日至5日,全国台联组织50名2023级在京台生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黄花城水长城景区秋游。图为台生们在活动现场自拍。(中国台湾网记者 常凯特 摄)

12月,中国台湾网《台湾同学录》栏目策划视频特辑,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高校的8名台湾学子畅谈青春感悟,有感动铭刻于心,有难过偶尔光顾,有欣喜溢满胸怀,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

年终回顾: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两岸“连心桥” - 天天要闻

8位台湾学子深情合唱《稻香》,传递出自己最美的心声。(中国台湾网 发)

虽已远行万里,但心中永远有“归家”的期待,8位台湾学子深情合唱《稻香》,以歌曲MV的方式,记录青春的声音,传递出最美的心声——“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两岸关系的未来属于青年,民族复兴的希望寄予青年。

过去的一年,两岸青年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互访中,交流交往、交融交心,走近走亲、牵手连心。两岸青年与大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是民族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

相信新一年,两岸青年定肩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使命,继往开来,共谱青春交响、共书时代华章!(文/常凯特)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