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2023年09月15日16:56:04 教育 1893

现在有个名词大量的出现在在网络上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普二,意思就是普通第二代家庭。

按照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品德,普通家庭的父母,应该引导出孩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因为上一辈父母普通得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太多文化资源,也只能靠孩子自己打拼努力。

那么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教育思想和方向,可是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普二家庭出来的孩子不仅开悟晚,而且比上一辈还不如,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和上一辈父母的思维方式有关了,有两个极端思想的家庭,逐渐消磨着孩子的成长,使孩子过早丧失了努力自己飞翔的能力。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极端第一种,溺爱型

有些父母从小,在社会上遭受了很多委屈,比如上学时家庭不富裕,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买不起好吃的好穿的,导致内心自卑,人一自卑连带着学习也没有了动力,家长也没有传授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念,所以导致唯唯诺诺,成绩垫底,没上成好大学,一连串的问题就带入到今后的人生里。

再比如,年轻时参加工作,也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酸甜苦辣,工作中同事的排挤,老板的训斥,交朋友时的尔虞我诈,挣的钱也只够生存,就导致这样的父母会感叹自己的人生为何过得如此不堪。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那么他们如果有了下一代,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不想让孩子想吃的吃不到,想玩的玩不到,他们会倾尽自己仅有的微薄之力也要托举出孩子的“高傲”。

他们全方位包办呵护,有时候还很护犊子,抱着总之我家孩子不能吃亏的理念。

这种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想必不用多说,有智慧的家长都能看到这种孩子的未来,和这种家庭的未来了。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曾经的一个热度视频讲的就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性,自从大学毕业后,他就在老家啃老的故事。(这里暂且叫他啃老男)

啃老男的父母多次希望儿子能工作养活他自己,但是啃老男觉得父母只是越来越嫌弃他,他不仅不懂父母的辛苦,不听父母的劝说脾气还越来越暴躁,有时候父母说多了,他还会动手打父母。

于是年迈的父母找到社区服务人员帮助劝劝啃老男,而啃老男对社区服务人员表达了一个让人惊讶的观点,他认为父母对自己小时候有很宠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虽然有大学毕业证,可是很不喜欢工作,难道父母就不能多体谅自己一下?曾经我想吃啥就吃啥,现在就是吃的多了点,他们就开始嫌弃我。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而社区服务人员也逐一对啃老男的情况加以劝解给其介绍了一个他能胜任的工作,并安抚了两位老人,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由此看来,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给了太多溺爱,那么这种孩子必然会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至此就算这种孩子大学毕业,他会很难适应社会,说白了就是被父母保护惯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下降了,那么他们啃老躺平就是必然的结果。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普通家庭的父母首先要面对现实,让孩子也明明白白知道家里并不富裕,也别去抱怨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而是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公平,人不努力就不会有未来的思想。

在孩子的思想里种下一颗勇敢面对一切的种子,他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创思想,寻找自己未来的出路。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极端第二种,消耗型

有些家长在社会的捶打中发觉,没有知识没有学历就是寸步难行,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的逼迫孩子学这学那。

引导孩子要比逼迫更管用,但一些普通家长总是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他们觉得只要我一吼一怒孩子就怕自己了,孩子就能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学习。

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灵性,一旦受到外部的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就开始紧张,头顶接收灵性的信号也一下子就闭合了,再想让孩子能说会道,脑子转弯快,就得靠后天的特殊训练。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可是普通家庭的家长怎么会知道这些呢?他们只会越骂孩子,孩子就越笨,一次次消耗着孩子的灵性。

直截了当的责骂是重创,还有一种是不轻易的消耗,消耗着孩子的积极性,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性。

如果你是家长,你一定说过这样的话: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当孩子问:“妈妈,我也想去哪哪旅游。”

父母会说:“好好学习等你有钱了去哪都行。”

当孩子问:“妈妈,我也想学跳舞”

父母会说:“好好学习比啥都重要,等你长大了或者妈妈有钱了咱们再考虑这个问题。”

当孩子问:“妈妈我可以看会动画片吗?”

父母会说:“好好学习吧,当你看动画片的时候,你的同学都做完一张卷了”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一句不轻易的“好好学习”本是一句嘱咐,可是,成为了消耗孩子对学习的向往,他们更想的是自由不想好好学习,所以就导致有些孩子越来越厌学。

所以,想不消耗孩子的灵性,最好不把学习挂嘴边,也别因为自己是普通家庭就把焦虑传递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创造自己的可能性。

以上消耗是孩子上学阶段,还有一种消耗是孩子大学毕业后,一些普通家长爱犯的错误。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那就是,父母觉得我把你养这么大了,你现在有能力挣钱了,那就得必须工资给家里一半,这才证明我没白辛苦的养育你。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一直到30岁左右,在社会上的角色还不怎么稳定,要立业也要交友成家,买房买车等等一些需要钱的地方。

普二家长只图眼前的利益,心眼小,图的小,眼界小,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不说还道德绑架,这就是最可怕的。

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这还是孩子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考虑的问题,那对于那些普二家长提供不了社会资源,也提供不了经济支持的孩子们呢?他们毕业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所以,聪明的普通家长,会自我提高,不去严格要求孩子,也不放纵孩子,让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同时,多给与鼓励,孩子长大后,多给他一些时间去社会中历练,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过好普通家长当下美好的生活,少负能多正能,孩子很难不成功。普通家庭的两个教育极端,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差,看看有没有你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7月4日开始!12所中职学校这些专业需要面试 - 天天要闻

7月4日开始!12所中职学校这些专业需要面试

为确保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具备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就业潜力,根据今年招生工作安排,有意报考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等12所学校部分专业的贵阳贵安中考考生,在网上填报高中学校志愿前,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才能填报相应专业志愿。面试时间:7月4日-7月6日(共三天),每天9:00-17:00,有意报考的学生可直接...
重要发布会,周四上午10时举行! - 天天要闻

重要发布会,周四上午10时举行!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刘建国、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东莞:全力支持大湾区大学办成新型研究型大学,欢迎考生报考 - 天天要闻

东莞:全力支持大湾区大学办成新型研究型大学,欢迎考生报考

备受关注的大湾区大学今年将面向广东省招收首批本科生。大湾区大学是一所省属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其设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国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具有重大意义。东莞市副市长黎军表示,东莞将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
武汉大学“雷军班”今年计划招生30人 雷军担任产业导师助力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武汉大学“雷军班”今年计划招生30人 雷军担任产业导师助力人才培养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日消息,据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大学招生办有关工作人员透露,武汉大学“雷军班”今年将面向全国招收30名学生,其中通过高考录取15人,剩余15人将在新生入校后通过二次选拔产生。据介绍,“雷军班”是武汉大学于2024年4月11日在计算机学院新设的特色班级,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全栈工程能力与企业...
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校方回应按学校流程走!依规何时能晋升? - 天天要闻

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校方回应按学校流程走!依规何时能晋升?

日前,有网友晒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称韦东奕已正式成为北大副教授,长聘日期从2025年8月1日开始。上述照片显示,该公示材料名为北京大学届满评估评审表(Tenure Review),填表人为韦东奕,院系为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学科为基础数学,现任职位为助理教授,现职位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6年...
事关养老照护,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 天天要闻

事关养老照护,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人对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关怀等需求日益多样化,每一项都要专业人士“把脉问诊”,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应运而生。今年,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开始招生,这个新专业有何特别之处?守护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近年来,养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