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警惕“讨好式考试”误导家长

2023年08月01日12:25:04 教育 1834

习惯了中考高分的家长,面对更细分的高考显然不适应了。

日前,延安一位高中的家长指责学校收了最贵的学费,孩子却得了最低的分数。这一指责获得了大量家长的附和。这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从最初接近600分,下滑至200多分。在一些班里,“350多能拿全班第一名”(资料显示为395分)。

应警惕“讨好式考试”误导家长 - 天天要闻

图源:澎湃新闻

学习成绩差,学校当然有责任,也需要深刻检讨,但家长与孩子就没有责任吗?家长这种质疑也带来很多争议:学费高就是成绩高的理由吗?如果这个道理成立,这个世界都成富人的天下了,社会不可能进步了。

但如此悬殊的分数变化,显然还有其他重要原因,绝不仅仅是学校老师与孩子的能力问题,这其中最值得反思的一个原因就是误解与误判,家长对低分不习惯了!

据媒体报道,此前,孩子月考都在四五百分,大家相安无事。此次学校似乎在期末考试刻意出了“难题”,以敦促提醒孩子。但近600分与2/300分之间的差距还是巨大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除了两种考试性质的区别外,此事也无意间揭示了一个荒诞的现实:包括中考在内,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出现了讨好式的考试,高分满地走,给大量家长带来了错判与错觉,孩子学习不错,甚至很好。

近年中考采取了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替代中考的两考合一政策,多数地方中考全面去区分度,几乎人人都是高分,想得低分是很困难的。

2023年中考,延安530分以下考生占比约1/3。如果从普高录取分数看,2018年是330分,2019年是360分,2021年就变成了502分,2022年是537分,2023年则是553分。孩子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高分。考虑到延安普高录取超过60%,近600分,听起来很高的分数,但实际按排名看也并不高,只是分数虚高而已。

如果回到3年前,家长会是什么感受?大概率不会愤怒了。

应警惕“讨好式考试”误导家长 - 天天要闻

其实不只是延安,全国皆如此。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都惊呼“太卷了”,高分满地走。比如在北京,满分660分的情况下,北京海淀的18000多名考生中,超过600分的占比70%以上。大量考生都是高分,低于500分的仅有1000人,400到500分整整100分的区间仅有407人,还不如651分的人多——在这个逼近满分的分段上足足有413人。

在高分段,2022年超过645分(含)的有4495人,但在2021年仅有23人。面对激烈的批评,2023年北京中考明显做了回调,但超过645分的也还有773人。对比630分以上的人数,2021年到2023年则分别是1007,8587,4867。

这已经不是高分通胀,是满地高分,完全背离了正常的教育考试测量意义上的正态分布,画一个分数分布图,就完全变成大头娃娃了。


应警惕“讨好式考试”误导家长 - 天天要闻


中考只是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虚高的一个代表。2021年某省曾下文,要求小学高年级考试难度系数必须按“.95”设计,并特别注释:即平均分95分。

绝大多数人都是高分,有人称之为“讨好式”的考试,想得低分是没有可能。于是大量家长习惯了高分,大家都陶醉其中,但糟糕的是,这种考试很容易让家长产生错觉与误判。

该来的还是会来,一旦进入高中,就进入了高考的周期。在仍然以分数为核心录取依据的背景下,高考不可能推行这种讨好式的考试,必须进行细分,以便把大家送入不同的高校,确保高考公平公正与科学选材。于是,进入高中后的考试开始回归正常,大量同学的高分就被打回了原形。

我们可以把高考分数拿来做一个参照,大家就明白高低了。

目前高考录取1000余万人,专科略多于本科,也就是说一半多的人只能上一个专科。2023年各地高考的录取分数线看,老高考专科线大多是150,最低的只有120。而本科线,理科最低的也只有287(黑龙江),292(吉林),高一点的也就300多分或者400出头。新高考地区,因为赋分制(最低60分起评)稍微高一些,但也没有高到哪里去,专科线基本也是200多分,而本科线最低的辽宁也只有360分(物理)。陕西2023年高考理科本科线336,专科线150分。

这些延安学生的成绩从绝对值上看的确低了,但高考的录取依据是分数的相对排名,考虑到高考录取分数线和这些同学在中考的实际排名位次,我们大概也有个判断了。

据媒体报道,当地政府已经出面干预此事,要求撤换相关学校领导与老师,退赔相关费用。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都得高分,其实不必撤换学校领导与老师,反正都是学校命题,继续学习中考的方式,题出容易一点就是了,比如某地要求的.95系数,都是高分,但最后呢?

矛盾都堆积到高考吗?所有的粉饰终归都有打回原形的一天。

更糟糕的是,这种讨好式的考试还有一个明显的负面效应——推动了更多家长盲目“鸡娃”,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大家都是没有太大差别的高分,区别只在毫厘之间,很容易让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产生错判、误判,误以为自己家孩子很优秀,离清华北大也只有“一步之遥”,让更多家长看到了错判下的“希望”,于是拼命“鸡”孩子,送孩子上辅导班刷题,“没准一不留神就上了清华北大”。

降低考试难度来减负,这一指导思想值得探讨。再难的考试想得低分都是很容易的,再简单的考试,想得高分都是很难的。在以分数为核心录取依据的招生制度下,考试竞争背后实际是社会竞争的前置,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会因为考试变简单而下降。

本意是希望通过降低难度来减负,但这种过度“讨好式”的考试,恰恰在产生更多的负面效应,甚至增加负担。第一,就是增加优秀孩子的无效负担,因为去区分度,初三考生往往不得不为一两分的差距刷上一年的题,丘成桐班招生下探至初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希望这种刷题训练磨灭优秀孩子们的求知欲。第二,由于让更多家长产生误判,推动了更多“鸡娃”父母的出现,正如报道中这些愤怒的家长。

因此,有人评价说,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让考试正常点,有合理的区分度,让一些父母早点死了“鸡娃”这条心,提前选择更适合自己孩子的人生道路。毕竟,文化课学习与分数,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更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选择。

应警惕“讨好式考试”误导家长 - 天天要闻

资料图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一英语,150分卷子考60分,怎么提分? - 天天要闻

高一英语,150分卷子考60分,怎么提分?

高一英语150的卷子考60多,很显然没有超前背单词。那些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上课,老师教多少背多少的同学,考不好,往往陷入自我怀疑。却从来没有思考一下,本身这么做就是错误的。其实老一辈的高中英语老师中考一结束,马上就会开家长会:告诉各位家长一定要督促自己的孩子,中考一结束马上就开始背3500词。而且中考结束后...
事业编增加!2所高校,拟升本 - 天天要闻

事业编增加!2所高校,拟升本

近日,中共宁夏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官网发文称: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高校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有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推动优化高校办学层次,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支持的升格院校机构编制保障工作。申请将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纳入中央编办高校备案名录管理,...
广州中学:二期扩建工程即将竣工 今年扩招40人 - 天天要闻

广州中学:二期扩建工程即将竣工 今年扩招40人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邹卫 5月4日,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举行招生开放日,为前来参观的家长学生准备了打卡攻略,将学校地图印在卡片上,并让家长学生以打卡的形式熟悉校园环境。据了解,2025年,广州中学扩招约40人。广州中学招生开放日,吸引了不少家长、学生前来咨询。学校将开设2个钱学森班2025年广州中学扩招40人后,招生计划...
高薪又稳定!女生学工科的四大宝藏专业及院校推荐 - 天天要闻

高薪又稳定!女生学工科的四大宝藏专业及院校推荐

在传统认知里,工科常与工地、车间画上等号,看似不适合女生。但实际上,有不少工科专业学习强度适中、就业灵活、薪资可观,尤其适合理科思维好的女生。小编特整理了适合女生报考的4大工科专业,一起来看!
金融学类专业选科要求为何不同?看完就懂了 - 天天要闻

金融学类专业选科要求为何不同?看完就懂了

金融学类专业综合性较强,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2025年拟在川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中,不同高校的金融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不相同。那么,金融学类专业为何出现多样化选科要求?赶紧了解起来!
暴增1046%!华图山鼎公布2024年成绩单:营收超28亿元 - 天天要闻

暴增1046%!华图山鼎公布2024年成绩单:营收超28亿元

微成都报道 日前,华图山鼎(300492.SZ)公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加1046.34%,净利润5299万元,同比增加157.62%,扣非净利润2444万元,同比增加123.09%。报告期内,华图山鼎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94%。公司2024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
智能时代,家长需要哪些新型教育思维? - 天天要闻

智能时代,家长需要哪些新型教育思维?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与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AI不仅走进了家庭,也逐渐走进了家庭教育领域。各种智能育儿软件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有儿歌类、早教类、培优类、咨询类等,不一而足。各种智能育儿设备如早教机、学习机、故事机、下棋机器人等,也让家长们感到既新鲜又应接不暇。在人工智能不...
又遇爆炸事件 卡式炉如何安全使用?手把手教学 - 天天要闻

又遇爆炸事件 卡式炉如何安全使用?手把手教学

正值假期有不少人选择和朋友家人一起出门露营、野餐感受自然但是,近日陈先生与邻居在户外烧烤时使用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 因其便携性卡式炉是许多人露营、户外烧烤的热门选择但背后的安全隐患也需要高度重视卡式炉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往下看⬇️卡式炉的危险不容小觑 卡式炉,又叫便携式丁烷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