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通车|2023年各地中考透露出哪些“风向标”

2023年06月27日21:44:05 教育 1924

全国大部分地区2023年中考落下帷幕。今年中考透露出哪些“风向标”?记者在上海、广东天津山东重庆等地采访发现,多地在命题中更加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提升素养、鼓励探究。

紧扣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打牢基础

记者采访发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成为多地中考各学科考查内容的主体。

在重庆市教委近日组织召开的中考试题专家点评会上,“回归课本”成为专家和老师们口中的高频用语。以数学卷为例,主要考查“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核心课程内容,所占百分比与教材安排的课时比例基本相同。

民生直通车|2023年各地中考透露出哪些“风向标” - 天天要闻

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考点外一老师与学生交谈。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上海中考综合测试物理部分评卷专家表示,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其中,对力、凸透镜成像等知识的考查,素材来源于教材及配套练习册等教学资料,强化教考衔接。

多名广州考生告诉记者,今年中考数学卷中大部分题目可以在教材找到原型,没有偏题、怪题;成都中考数学卷也注重落实课标,绝大多数试题源自教材。

“今年济南市中考试题在题型设计、知识点考查等方面,都有创新。”山东省济南实验初级中学学生迟长安说,只有回归课本,扎实掌握知识点并灵活应用才能更好应考。

针对中考强化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语文教师张鹏程建议,要深研教育政策、悟透课标精神,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是什么”,更要清楚“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今年济南市中考语文命题的鲜明导向。”山东省济南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陈万太说。

民生直通车|2023年各地中考透露出哪些“风向标” - 天天要闻

6月13日,山东省济南第七中学考点,完成当日考试的考生正有序离开。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记者注意到,今年济南市中考语文卷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内容丰富:《明史·方克勤传》通过讲述方克勤体恤百姓、重视教育的故事,引领学生感受他身上闪烁的优秀品质;《物勒工名》则介绍了这一古代管理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传统工匠精神形成和传承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阅读作品,读到北京的风物与精神;走进建筑,读到北京的历史与文化;参加活动,读到北京的习俗与礼仪……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二选一”是“我读到的北京”,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新动向。

广州中考试题分析专家介绍,今年广州历史试题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州本土历史资源等,向学生讲述历史故事:用尧舜禹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用文成公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各民族交融发展……

不只语文和历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还巧妙地体现在其他学科上:重庆的物理试题选取《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汲水工具桔槔,考查杠杆、压强等知识;广州的化学试题创设了从天然盐湖水中获取重要盐类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感受古代化学技术的发展……

“中考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过程。”重庆南开中学初中语文老师颜运静认为,试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融入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

今年重庆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中的“彩礼”试题引发社会关注。试题列出“彩礼是一种过时的习俗,应该被取消”和“彩礼是一种婚嫁风俗,不应该被取消”两种观点,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分析其合理性。

“这个题目与现实结合得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思政教研员谯婷说,试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社会和时代同频共振的重要性。

在天津南开日新学校九年级语文高级教师任晓丽看来,通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贴近现实问题的情境,考查的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上海中考跨学科案例分析考试中,试题以《生命科学》教材中软体动物蜗牛作为探究对象,图文并茂地呈现阅读文献、制定探究方案、拓展调查等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周刚说,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贯通融合地理和生命科学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自然现象等方面的能力。

另类温度计的制作、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新型测力计和数字气压计……广州中考物理卷中部分试题选取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实验探究等各类场景,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从“解题”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

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二班的代逸凡说:“今年天津中考更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物理最后一题,不再是单纯套用公式或已有模型,而是需要刨根问底地探究模型或公式的产生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应用。”

中考不仅是学业测评,也为今后教学指明方向。“要尊重教育规律,促进教学回归本源,为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沈阳市育源中学党总支书记袁桂红说。(记者柯高阳、吴振东、郑天虹、萧海川、张建新、吴晓颖、王莹)

来源:新华社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新传学投稿的硕博士们多多注意吧… - 天天要闻

新传学投稿的硕博士们多多注意吧…

随着社会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传统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捕捉复杂问题的本质,而混合研究方法因其灵活性和综合性,正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选择。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新传学、经济学等需要兼顾数据统计与人文理解的学科。混合研究方法,简单来
乐福谈被交易: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A - 天天要闻

乐福谈被交易: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A

北京时间7月7日,据ESPN知名记者Shams报道,洛杉矶快船、犹他爵士和迈阿密热火已经达成了一笔三方交易,诺曼-鲍威尔将前往迈阿密,约翰-科林斯加盟洛杉矶快船,而凯文-乐福、李凯尔以及2027年快船的次轮选秀权则被送往爵士。随后,凯文-乐福更新社媒谈此次交易行为,他写道:“从来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 天天要闻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近日,一张群聊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群聊信息显示,某中学一教师对该校22209班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却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并称“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多名网友表示,上述聊天记录来自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下称瑞昌一中)。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校一名...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 天天要闻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通知》要求,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 天天要闻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河北省晋升副主任医师到底难不难呢,其实单看晋升文件要求并不难,但还是会有医生不知道怎么准备晋升材料,比如要求的5份临床病案报告:一、提前多久准备临床病案报告适合临床病案报告提前准备的时间,通常需要结合晋升申报周期、病例累计需求以及材料打磨周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 天天要闻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当人工智能叩击思想之门,当超大城市脉动触手可及,当求知的课堂延伸向更丰富的社会角落……这个夏天,一群少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扬帆起航”,向辽阔的哲学社会科学天地探索。今天,第三届“大师面对面——上海新时代好少年社科夏令营”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营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 天天要闻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网传微信群聊记录截图。图/社交媒体 7月7日下午,瑞昌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听说该事件,已将此事记下,之后...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 天天要闻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昨晚,对于许多中考生家庭而言,是个不眠夜——许多原本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录取中滑档了。一位知名重高教师昨天深夜发出一段文字,安慰那些没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孩子。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让不少尖子生在今年中考的分配生名额录取中,没能顺利录入心仪的学校。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等生迎来了意外之喜。这...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 天天要闻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排名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尺,然而部分高校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提升世界排名的捷径,这一现象看似精明,实则荒诞,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严重扭曲,本质上是一场背离教育初心的闹剧。世界主流大学排名体系中,国际化指标(如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