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2023年02月13日20:47:03 教育 1534

根据教育部消息,2023年高考将发生重大变化,各科考试题目难度将增加,这本该让众多家长和考生头疼的话题,为何许多家长却感到松松多了?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按成绩选拔人才是永恒的话题,能考试、会考试,考取高分就能读名牌大学,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问题是如此高考选拔制度,真的能选拔我们需要的人才吗?

高分低能暴漏了应试教育的弱点

大家都听说过神童魏永康的故事,魏永康在2岁时,已经认识汉字达到1000多个;在他4岁时就学完初中课程,小学只读了两年就“跳级”去了重点中学读书,13岁考上了重点本科,17岁考入中科院成为最年轻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他在中科院就读研究生时,却被中科大“无情”地劝退,理由是生活无法自理,据说大冬天他还穿着单薄的衣服,甚至穿着拖鞋出门,原因是他自己根本就不会穿。

魏永康的真实案例正是我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多年以来,“只要成绩好,万事都好的”的思想一直占据着大多家长的心,当然了,这和我国的高考录取机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高分就是学霸,就能读名牌大学是极其过时的育人理念。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考试把多少学生折磨成了抑郁,又有多少学生为了考试寻了短见?宋清辉的儿子宋浩然便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如今,有多少个宋浩然?谁也无法说清楚。

应试教育,让多少家庭拙荆见肘?

在高分就是学霸高分就能被名牌大学录取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在高考那么几天的时间内超常发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寻找补习班、0高考冲刺班……,一句话只要能砍高分,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辞。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小编的邻居介绍,她的儿子今年即将参加高考,成绩一般,她希望儿子能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给他一个补习班开小灶,补习班老师告诉她,高考冲刺前两个月进入强化班,费用48000元,保证考高分。

小编也纳闷,高中三年不比这两个月?如果补习班教师都那么神,他们为何不加入正规学校,如果他们都是名师,难道还怕英雄无用武之地吗?两个月48000,几个家庭承受得起?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双减之下,越减他们越嚣张,为何地下补习班阴魂不散,因为有市场,因为高考录取不科学,更因为是填鸭式、追求题海战术的结果,这是多么痛苦的领悟!

高考必须做出改革,教育部出手了!

这个周末,对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是个不太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可能会十分焦虑,被一则消息刷屏:教育部发布通知,2023年高考难度大调整!2022年的数学至今还有阴影,2023年还要上难度。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2023年高考蓝皮书即《中国高考报告(2023)》,高考命题将发生四个重大变化:数学:考试加入复杂情境,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语文:阅读包含政论、学术、科普等7种文体;融合我国传统文化,词汇量要求更大;物化:着重考察探究意识、深度思维。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看似高考难度增加了,实际上并非如此,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要求是文科强调平时文学常识的积累和综合人文素养的考查,对考生多种文体的阅读和赏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理科加强了深度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方法的考查。

高考改革后不是增负,而是减负!

改革后的文科,考的就是综合能力,教培机构还想利用几个月短期冲刺根本找不到切入点,理科改革后加强探究能力和深度思维的考查,提高难度就让以前搞刷题的没有了用武之地,教培机构还想利用题海战术来投机取巧势必登天还难!

教育部:高考难度将增加,为何家长更轻松了 - 天天要闻

如此一来,谁还去花费大量金钱去扔给教培机构?以后高考考的是素质和综合应变能力,绝非短期冲刺就能解决问题的,家长也就没必要再为孩子去办补习班了。

作为学生家长,你开心吗?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