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把学校金融研究院院长Philip H. Dybvig 给开了
要知道,Philip H. Dybvig是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呀!

01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布
2022年10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Douglas W. Diamond
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Philip H. Dybvig3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这一奖项,表彰他们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
前两位得主和中国关系不大,但是第三位得主Philip H. Dybvig居然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10年,非常热爱中国文化。
不过遗憾的是,他于2021年被西南财经大学解聘了,据说是考核未通过(求辟谣)。
小编能说什么呢,只能说西南财大太牛了,诺贝尔奖得主也看不上。
02
Philip H. Dybvig教授是个中国通
Philip H. Dybvig教授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看到上图就知道了(穿的唐装)
据说太太是四川人,Philip H教授会拉二胡,喜欢唐装。
从2008年起西南财经大学聘请他担任学校金融研究院院长,传说去年的考核,Philip H教授没有通过,于是被解聘了。
然后今年,他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就有不少的网友调侃:“西财的业绩考核比获得诺贝尔奖都要难”。

是被单方面解聘还是期满自动离职?问题的答案在西南财经大学没有详细对外声明通告后,我们也就无从得知,所以目前不适合下确凿的定论。
对于Dybvig离开西财一年后就获得了诺奖,网络上看笑话的肯定是最多的,当然也有理性思考的声音。Dybvig经济学理论,肯定不是最近一年形成的,已经在西财担任了10年的院长,他的经济学理论身边人都应该非常了解,但是了解不能代表理解了,就这样一位经济学大才被西财放弃了,只能说西财缺少一位识人的伯乐,做事有点急功近利了。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看问题,只是在一味的最后成绩,就此失去了挂诺奖头衔的机会。
西财与Dybvig的解约,其实给国内的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一位网友说他在西财听过Dybvig的科,基本教的纯理论经济学知识,没有什么实用性价值。其实他说的话就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大缺陷,急功近利急于变现的思维明显,不光是社会中,我们的高校也是如此。把创新简单地理解为制造产品,实际上科技创新最顶级的状态是理论创新,研发产品只是创新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