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举报职称评选不公的姚燕燕老师,如今怎么样了?

2022年10月07日06:57:20 教育 1086

那位举报职称评选不公的姚燕燕老师,如今怎么样了?

原创 教师会 2022-10-06 17:10 发表于北京

那位举报职称评选不公的姚燕燕老师,如今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那位举报职称评选不公的姚燕燕老师,如今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师会

还记得2020年那个拍视频举报学校评职称有“黑幕”的姚燕燕老师吗?

她用一段视频细数了学校职称评选中的“四大罪状”,将人们的视线再度聚焦到了教师职称评选之上,事隔两年,姚老师后来怎么样了呢?

那位举报职称评选不公的姚燕燕老师,如今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2020年10月16日,姚燕燕在抖音上发出了一个关于职称评选落选的视频,引起全网热议。原因是在职称评定中,姚老师个人基本积分在17人中排名第二,却被民主测评分值高的两名教师在总分值上反超,因而落选。

2020年10月28日,姚燕燕到焦作市山阳区纪委监委派驻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反映问题,并提交反映信。

2021年1月18日,姚燕燕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将山阳区教育局告上法庭。

2021年1月25日,焦作市第十七中学退休教师徐德功实名举报学校校长刘爱国与党总支副书记王有科存在经济问题。

2021年1月28日,山阳区教育局发布处理决定:给予第十七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爱国诫勉谈话;给予第十七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王有科提醒谈话;给予第十七中学政教处主任程庆刚诫勉谈话,并责令三人写出深刻检查。

2021年3月31日上午,姚燕燕起诉山阳区教育局行政不作为一案开庭审理,庭审结果将择日宣判。

2021年3月31日,山阳区教育局再发通报,以姚燕燕离校未请假旷工为由,再次给姚燕燕行政警告处分,并且进行了全区通报。

2021年4月2日下午,姚燕燕再次收到焦作市第十七中学的警告处分。

2021年4月12日,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对原告姚燕燕诉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不履行处理申诉职责一案作出裁判,依法裁定驳回了姚燕燕的起诉。

2021年9月23日,姚燕燕向焦作市人民检察院递交了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抗诉申请书。

2021年10月,焦作市第十七中全校231名教职工,只有姚燕燕一人考核结果显示为不合格。姚燕燕将无权参与2020—2021年度的职称评选。

整个事件过程原本很简单,无非就是姚燕燕老师质疑学校职称评选不公,要求学校和教育局给个说法。

但是结果正如大部分人预料的那样,姚老师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当年评职的结果。

她不仅没能够在那一年评上高级职称,而且,由于她的举报,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当年的师德考核被定为“不合格”。在次年的职称评审中是要“一票否决”的。

所以,姚老师败了,这是很多关心姚老师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是姚老师的败并不是无疾而终。

有一种败

叫“虽败犹荣”

谭嗣同败了,但是他以横刀向天笑的大义,成就了照亮两昆仑的肝胆,用自己淋漓的鲜血,觉醒了一个时代;

维新变法失败了,但是它催化了腐朽的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进程;

马丁·路德·金败了,但是他觉醒了被压迫的人。他对人权运动的推动,影响了美国的宪法,促进了民主和自由;

姚老师也败了,但是她虽败犹荣。

姚老师的行为,会在职称评定规范化的书页上写上无可替代的一笔。

同时,她身上的反抗精神影响了千千万万人,同时也警醒了相关部门,焦作市十七中学在以后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定不敢再做手脚,至少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而且不止是一个十七中学……

职称评定正在向着

相对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很欣慰,在以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些省份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不少规范职称评定的政策。下面以河南省为例:

1、农村教师满教龄了直接晋升职称

中小学系列中在农村学校累计从教25年的在岗在编农村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直接评聘中小学高级教师


在农村学校累计从教20年的在岗在编农村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直接评聘中小学一级教师;


在农村连续从教满30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农村教师,通过职称“绿色通道”考核认定中小学一级教师;

2、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实行职称答辩政策。目的是讲一些长期不在教学岗位的人员踢出职称评定队伍。

3、即将施行的新《教师法》对教师职称有了一些新的改革,初级和中级职称将不受比例和岗位限制,只要每位老师条件达标,就能够晋升。这让很多中级还没评上的老师看到了自然晋升的希望。

谁又能说,这些变革中没有姚老师的添砖加瓦呢?

姚老师她是教育界的斯诺登,她替弱势的“中国”教师群体撕开了一条小小的乌云缝隙,让一缕阳光照进充满阴霾的不合理的教师职称制度。

有一种勇士

愈挫愈勇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过非常一句非常出名的话: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教师这个群体非常特殊,说他们胆小也好,说他们文明也罢。

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绝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退群和沉默,就像前几天的寿山县“黑榜”事件,如果不是政府人员自掘坟墓,把这个事件引以为荣的报道出来,恐怕没有老师敢去爆这个料。

所以说,姚老师是一位敢于面对淋漓鲜血的勇士,她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她敢于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同当地的整个教育系统作斗争,勇于发言,敢于发声,就值得大家尊敬。她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也许在她爆发的那一刻已经做好了“若一去无回,便一去不回”的准备!

她不仅是位勇士,还是一位愈挫愈勇的勇士。

我不得不承认,姚老师是个性格刚烈的女子,敢于为坚持真相豁出去,有个性!我羡慕、敬佩!

在经历了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联合打压之下,她乐观的工作,一如既往认真负责,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她热爱生活,在水灾和疫情时,她多次参与公益活动。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弱小者不堪被欺压的挣扎与反抗,还有对正义的渴望。

我也学到了,大难大灾以后,依旧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写在最后: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希望更多的“姚老师”能站出来,在自身权益收到侵犯时能够用好一些,哪怕是一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飞蛾,也要为了追求光明,即使被烈焰焚烧殆尽,也在所不惜。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