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2022年07月02日17:01:13 教育 1785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父母都是学霸,子女怎么说都差不了吧,毕竟基因在这摆着呢。

如果真的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这两天刷到了两条父母辅导孩子被气到崩溃,被气到痉挛的消息,有过辅导孩子的经验的父母,一定知道这一点也不夸张。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说自己6岁就能背诵词典,可是却拿女儿的学习没辙,按照道理说,他自己具备优良基因,他的太太一定也差不了,从基因这块,孩子是占据优势的,可是孩子显然在学习方面没有遗传到一点基因优势。

有人说,其实孩子学习好坏,跟引导方法有关系,教育学院副院长,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自己就把教育搞到顶尖了,孩子照样学不好。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辅导孩子的真实感受——无力感

我家宝宝3岁多,目前已经放暑假了,我给她做了一些安排,有一部分是我自己辅导的课程,比如蒙氏数学。

我翻了翻蒙氏数学的书本,内容还是不错的,按照宝宝的年龄段设计的内容、插图,孩子很感兴趣。

在没有辅导孩子的时候,我是信心满满,因为内容非常简单,针对3岁的孩子设计的内容,想一想都知道有多小儿科。

可是辅导起来,却发现眼前像是挡着一座大山。

比方说到这块内容的时候,题目要求是,在图片中数出相应的数量,然后连线。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池塘里有一条鱼,宝宝偏说有2条,我把外边的这条挡起来以后,问她有几条,她想了想还是说有2条。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我耐心问她:你告诉妈妈,2条鱼在哪里。

她用小手点着池塘里的鱼说“1”,然后说:“还有一条让你藏起来了!

这个时候我的感受就是,生气、想笑,又有无力感。

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是常常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表现无动于衷,有的时候也会带有一些情绪,比方说怎么讲,她都听不懂的时候,她的思维总是跳跃的,不知道是孩子跟不上我,还是我跟不上她。

相信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如果当真,就像开篇提到的家长一样,被气到痉挛,或者是之前南京那个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家长,被气到了重症病房里,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生气。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孩子的学习成绩,跟家长的辅导有关系吗?

如果说有关系,可是不同的孩子就是表现不同,有的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眼睛发亮,专注力特别好,有的孩子左顾右盼,神情涣散,完全无法集中精力。

如果说没有关系,孩子的专注力好像跟家庭环境、父母引导,和前期的引导和教育,又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来形容当红的明星: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育儿,真正的学霸靠的是资质,真正的学渣靠的也是“资质”,而中间很大一个区域,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可以受到父母的影响的。

环境、引导方法,家庭环境,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见过两位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的不同表现,这两位家长分别辅导的是4岁的孩子,一位家长十分焦躁,每次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或者是写错的时候,他都暴跳如雷,认为孩子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眼里孩子好像就是一个之上发育不全的孩子一样。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另外一位家长,则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一直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当孩子写错或者是答错的时候,他耐心追问原因,找到孩子答错的原因,然后再告诉孩子这样的答案为什么是不正确的。

两个孩子的资质差不多,第二个孩子好像更笨一点。但是第二个孩子的成绩明显好很多。

两个家长辅导孩子的时候,第一个家长每次都只能得到暴躁、焦虑和气愤,再无其他。

而第二个家长能够从辅导的过程中,掌握孩子的思维方法,了解孩子的知识薄弱点,然后带着孩子重点复习这部分知识

这是两个家长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就一定学习好?家长千万别太自信,真的不一定 - 天天要闻


孩子的学习好坏,跟家长有直接的关系

到9月份开学,宝宝就是幼儿园小班的学生了,期末结束的时候,老师统计有多少家长在小班以后打算给孩子升为“英特班”,有一位家长问老师:孩子进入了英特班,是不是就能保证孩子的口语流利程度。

老师的回答是:不能,主要还是靠家长。

英特班全天有外教老师做班主任,孩子处在英语的氛围内,但是主要还是要靠家长带着孩子复习,不断锻炼孩子的口语,孩子的口语才能提升。

有两个家长私底下说: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花这么多钱,是希望孩子学得好,如果什么都靠家长,那就没有必要送到这里来了。

好的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孩子在学校学习一天,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回家以后反复复习,孩子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课堂效率上,还体现在课后复习的效率上。

孩子逐渐长大以后,家长就可以慢慢脱手,但是孩子幼年时候,学习的动力不是自发的,跟家长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不能对自己的孩子太自信了,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弱点,引导孩子克服弱点,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心系学子!中考前,武汉蔡甸这位教师定制特别礼物 - 天天要闻

心系学子!中考前,武汉蔡甸这位教师定制特别礼物

随着2024年中考的钟声敲响 蔡甸区4613名初三学子 怀揣梦想 踏上了他们青春的战场 在这个重要时刻 柏林中学的何正兵老师 用一份特别的礼物 为孩子们的中考之旅 增添了一份温情与力量 何正兵老师准备的书信礼包 何正兵是柏林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中考前夕,他为该校71名中考考生精心准备了书信礼包,内含“嵌名联...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江大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 天天要闻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江大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6月20日上午,江汉大学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以“挺膺担当新征程,逐梦扬帆再起航”为主题,寄望江大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楫扬帆,做出不负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在学校精心为毕业生们准备的祝福视频里,校党委书记覃道明寄语大家,“你我...
11年,11个字!中南大校长一年一字送别毕业生 - 天天要闻

11年,11个字!中南大校长一年一字送别毕业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0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卓张鹏)6月2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杨灿明为毕业生们送上临别寄语。之前的十年里,每年毕业季,他都会为毕业生送上一个字,作为最后的嘱托。“情理法”“真善美”“仁义礼智信”,今年便是最后的“信”字。 杨灿明。 杨灿明说,人...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 天天要闻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雨后初霁,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园内,今年的毕业花,紫红色的柳叶马鞭草正盛放。今天(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如期而至。这场让毕业生终生难忘的盛大典礼中,最具“含金量”的环节,莫过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的毕业寄语。在今年的演讲中,“人工智能”是关键词。当下,以大模型、生成式...
【中考天气】中考期间多降水天气,注意防范 - 天天要闻

【中考天气】中考期间多降水天气,注意防范

阜新地区中考期间天气预报根据最新预报资料分析,中考期间(21~23日)多降水天气,其中21~22日降水同时,局部伴有雷电、短时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16℃;风向21~22日以南风为主,23日以北风为主,平均风力3到4级。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关注临近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防范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17岁中专生姜萍刷屏背后:就读中专原因复杂,专家赞其人生选择 - 天天要闻

17岁中专生姜萍刷屏背后:就读中专原因复杂,专家赞其人生选择

近日,“数学天才少女”姜萍的故事在全网引发热议。在姜萍的老家,江苏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万民村,这段时间也是热闹非凡,这儿成了许多市民、网红博主打卡的地方。很多企业老板也闻讯前来,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称要给姜萍家门前修路,频频给姜萍家“送温暖”。 而眼下,这个年仅17岁的中专生,正在为6月22日即将举行的阿里全...
报告上新︱《澎湃城市报告》第10期发布,可订阅电子版 - 天天要闻

报告上新︱《澎湃城市报告》第10期发布,可订阅电子版

《澎湃城市报告》总第10期“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战略”(纸质版)已于5月25日发布,本报告由中国经济新动能分析与展望、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战略,和海岸侵蚀灾害应对报告三份子报告构成。若您想阅读《澎湃城市报告》全文,请您填写【问卷】,我们将每月给您发送最新版澎湃城市报告PDF版。第10期纸质版报告封面纸质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