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余名豫籍大学生“向基层报到”,3000余场活动丰富返乡实践

2022年06月30日15:44:22 教育 1636

这几天,团中牟县委办公室的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

“给我们单位再招几个实习的大学生呗,上次分配的大学生特别出色,各个科室都抢着要,不够呀!”

“喂,同学你好,是想报名去县直单位实习吗?在河南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平台微信小程序选择活动类型报名就行。”

原来,团中牟县委发布了第一批“向基层报到”的实习岗位,随着大学生的陆续到岗,越来越多的单位、大学生与团县委沟通、对接、咨询,团县委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审核、电话联系大学生,陆续为18个县直单位和14个乡(镇、街道)提供40余场次政务服务和志愿服务。

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团省委建设河南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平台进一步畅通学生—县区—高校信息渠道。截至目前,已有84.3万余豫籍大学生完成系统注册,县级团委发布活动3000余场,吸引了7.51万余名大学生参与活动。

7.5万余名豫籍大学生“向基层报到”,3000余场活动丰富返乡实践 - 天天要闻

“很感谢团团为我们大学生搭建这个假期实践的平台,以前我们想实习都是自己去找,还不一定能够找到,现在一切都变得很简单了,我们只需要登录小程序就能够看到家乡团团发布的岗位和活动。”在巩义市小关镇政府参加政务实践的河南师范大学赵玉表示。

7.5万余名豫籍大学生“向基层报到”,3000余场活动丰富返乡实践 - 天天要闻

在濮阳市南乐县近德固乡,南乐县晨曦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学生田雨果,在暴雨中摸黑坚持工作,疏通下水管道,清理淤泥垃圾,确保村民出行安全。他说:“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基层工作很累,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很有意义。”

7.5万余名豫籍大学生“向基层报到”,3000余场活动丰富返乡实践 - 天天要闻

“我曾向往能像黄文秀前辈那样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舞钢市寺坡街道做志愿服务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生藏洁表示。通过“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平台让身为预备党员的她寻觅到了这次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她不仅协助街道干部深入调研各类问题,进行数据统计核查,还开展了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工作。

郑州轻工业大学团委书记景志勇表示,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的平台改变了以往团员青年返家乡实践无组织、无激励、无记录的三无局面,同学们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登记注册报名参加活动,学校可以查看学生报名参与情况、志愿服务电子证书,学校将学生“向基层报到”实践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考核内容,形成了一个工作闭环。

随着大学生“向基层报到”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返乡大学生们为基层团组织注入了新生力量。

7.5万余名豫籍大学生“向基层报到”,3000余场活动丰富返乡实践 - 天天要闻

团焦作市解放区委依托河南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平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焦作火车站出站口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工作人员对过往旅客进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证明核查,并做好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

7.5万余名豫籍大学生“向基层报到”,3000余场活动丰富返乡实践 - 天天要闻

团光山县委向全县县直单位和乡镇征集政务实践岗位610个,960名返乡大学生进行了报名。返乡大学生们通过走进机关、走进基层参与各种政务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团郑州市二七区委组织30名返乡大学生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弥补了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空缺,也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团孟津区委书记郝健丽表示,通过“向基层报到”系统平台,团区委可以看到所有返回本地的大学生的学校、专业、年级等信息,团区委可以实时发布岗位和活动,彻底改变了过去通过公众号发布活动的单向通道、通过人工整理报名信息的繁琐冗杂、通过表单签到打卡计算服务时长的低效繁复等一系列问题和症结,彻底打通了团团和青年之间的高效沟通渠道,让千里乡情乘着平台轻松一线牵。

据了解,下一步,团省委将推动大学生“向基层报到”活动进行延伸,拓展实践内容,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反哺家乡。同时注重工作成果转化,探索成立返乡大学生联盟、志愿服务队等“团办协会”,择优吸纳返乡大学生为基层兼任团干部,协助开展基层团组织各项工作,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

编辑 杨阳

校对 夏寒

审核 田震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校“转专业自由”,为何备受关注? - 天天要闻

高校“转专业自由”,为何备受关注?

近日,全国多所高校官宣:进一步放宽本科生转专业限制。上海交通大学自2024年起全面放开转专业,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也可以互转。
上大学不如上技校,真的是这样吗? - 天天要闻

上大学不如上技校,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上大学,跟30年前上技校真的有区别吗?答案可能有点扎心,现在上大学的就业率,还真不一定有之前技校的就业率高呢。因为技校里边是教技术的人,一旦学会一门技术,最起码找工作不成问题,最起码不愁饭吃,而且技校的学费还便宜。
乘核破冰船去北极!俄“硬核”游学8月启程,今年首次面向国外青少年开放 - 天天要闻

乘核破冰船去北极!俄“硬核”游学8月启程,今年首次面向国外青少年开放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高管塔蒂亚娜·特伦蒂耶娃周二(11日)宣布,由该公司运营的核动力破冰船“50 Let Pobedy”号将在今年8月带着来自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匈牙利、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的70名年龄在14岁-16岁的青少年进行一次“硬核”游学——从“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口出发前往北极,然后返回。特...
500余名外省考生“空降”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挤占本地名额?当地回应 - 天天要闻

500余名外省考生“空降”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挤占本地名额?当地回应

新京报讯(记者刘思维 实习生 郝哲琳)近日,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生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有500余名外省考生突然出现在齐齐哈尔参加本地中考,并担心他们挤占本地考生的公立高中录取名额。6月13日,新京报记者从当地教育部门获悉,今年外省考生实际人数远低于网传数量,根据政策,外省考生参加中考只能被本地民办...
姜萍考上高中但选择了中专,父亲回应女儿全球数学竞赛12名 - 天天要闻

姜萍考上高中但选择了中专,父亲回应女儿全球数学竞赛12名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中专生、天才少女、数学竞赛全球12名、服装设计……这样一些标签,很难让人想到是形容一位来自淮安涟水乡村的17岁女孩。网友惊叹她数学智商的同时又发出疑问,为什么不读高中呢?6月14日,现代快报记者前往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在学校门口,记者看到不少人开车到学校门口拍了照片,他们都说是...
可入编,涨工资!信阳招572人! - 天天要闻

可入编,涨工资!信阳招572人!

河 南 省 教 育 厅关于做好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各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持续优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就做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