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2021年05月06日16:41:18 电视剧 1251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影片信息

《花与爱丽丝》于2004年3月13日在日本上映。导演和编剧都是岩井俊二,代表作是《情书》,另外影片的配乐也是导演亲自操刀的。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本片的摄影筱田升,一直为岩井俊二的电影掌镜,那个“青春教主”的称号,他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筱田升在《花与爱丽丝》上映后不到三个月,也就是2004年6月22日去世,所以这是他最后和岩井俊二搭档的电影。此后岩井俊二电影的摄影风格开始变得不一样。

《花与爱丽丝》中筱田升也有出镜,演的是一个广告摄影师。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本片是双女主的设定,片名就是两个主角的名字,扮演爱丽丝的是苍井优,代表作就是本片,近期还主演了黑泽清导演的《间谍之妻》。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另一位主演是铃木杏,代表作《头文字D》,这里她不演树,而是演花。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男主角宫本雅志的扮演者名叫郭智博,听上去像中文名,不过他是一个日本人。在这部之前还跟导演合作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其他演员还有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但些演员都只是客串一下,在正片中出现的时间很短。

影片看点

本片第一看点,自然是18岁的苍井优,倒也不是说她当时的演技有多么封神,只是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与她非常契合,这个后面还会提到。

当然,苍井优的演技也有在进步。

前几年岩井俊二回忆起和苍井优合作《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时,说那时苍井优还是初中生,刚开始拍戏,需要为她做很多解释,但是她都说“不懂”。于是导演在她兜里放一个小的对讲机,一开拍就和她说“向上看、向左看”。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当两年后再拍《花与爱丽丝》,他开心地发现苍井优什么都会了,也长大了。

对了,对中国观众来说,本片还有一个额外的看点,那就是听苍井优讲中文。

前方剧透

影片有很多处段落,都是背光拍摄,配合柔焦镜头,以及过度曝光,让场景中的自然光产生较大的光晕,除了太阳本阳,画面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反光地带,利用这样的光源来打光,把视觉效果打造得如梦似幻,像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而在这样不真实的世界中,人物的轮廓都被一层光包住,这样一来人物的身体,动作等一系列姿态都被突出了。以这样的方式去捕捉青春期的少女,就让时年十八的苍井优大放异彩。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本片在摄影上使用较多的手法就是手持拍摄,大部分时间镜头都不是静止的。正好影片拍的就是青春期,“动”是青春期的常态。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电影刚一开始就把一系列表现两个好动少女的镜头剪辑到一起,花与爱丽丝一路小跑,穿梭在各个电车站之间,镜头也跟着轻微晃动,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倾斜构图,以及带点灵动感的配乐,表现出了少女们无法安静的状态。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其中还有一个镜头,是她们在水泥路上走着,然后忽然就跑到雪地里蹦跶,也隐约吐露她们不愿接受乏味的秩序。

青春期除了肢体上好动,精神上也不会是一潭死水,有躁动,有悸动,总之是很难静下心来的。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花与爱丽丝在偷看心仪的男生时,有一个主观镜头,这里晃动的频率稍微增强了,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小鹿乱撞的感觉。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之后爱丽丝进入花痴模式的时候,电车正在行进中,两人抓住位于上方的扶手,就像两个缴械投降的士兵似的。

不过她们看似拜倒在男生的西装裤之下,实际上是被自己的幻想所征服。当花把对方比作恐怖电影里的汉尼拔时,爱丽丝的幻想破灭,马上产生了失恋的感觉。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在展现动态上影片还有一种特别的拍法,就是花和宫本雅志出去约会的时候,花的脸被玻璃窗遮掉了一半,又通过玻璃上的倒影拼成一张虚实结合的脸,这时花的头轻微摆动,整张脸忽大忽小。

花的内心大概在撒谎带来的愧疚与快感之间来回摇摆。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岩井俊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认可自己“青春教主”的称号,他说他只是喜欢拍笨蛋,而青春期就是人一生中最笨的时候。

我想他所说的“笨”可能就包括这种随时随地的幻想,而且往往是以自己为中心,并脱离现实的。因此,影片中如梦似幻的摄影风格,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最笨的青春期。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这里说的笨还不是指反应迟钝,相反可能还是反应过于敏捷。爱丽丝犯花痴时,她的主观视角中有两个男生同时出现,她口中谈论的是混血儿,可心里喜欢哪一个,那就说不准了。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当镜头最后一次切回男生那边时,画面中只有宫本雅志,而且还是个特写。也许爱丽丝只是虚晃一枪,故意不谈论自己喜欢的那一个。就算说,也只是假装随意地说要把雅志安排给花。花一听就说不要,结果后面就真香了。

如此口是心非也是一种笨,这并不是智商不足的笨,而是属于情感表达方面的笨拙。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花与爱丽丝》中有许多将两个不同的世界碰撞在一起的设计。单单是片名,就是一个日本名字加上一个外语名字的组合。从日本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名字一个是比较传统的,一个则比较现代。

这对名字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比如传统也代表过去,现代则处于时间的最前端。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爱丽丝总是走得比花快。片中出现大量两个人物一前一后的走路镜头。都是爱丽丝走在花前面。因为她的成长速度比花快。这种区别还可以从两人的家庭看出端倪。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爱丽丝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片中第一次出现她家里的戏份时,爱丽丝正在做寿喜锅,而妈妈则是刚约会回来,爱丽丝还教育妈妈小心被骗,吃完饭看报纸,关心时事,也是一种家长式的举动,这母女俩角色互换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爱丽丝被迫快速成长,少女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同时在出现她身上。因此她很会察言观色,在外面遇见妈妈和新男友约会,很快就心领神会,知道妈妈不愿意让男朋友知道她有女儿。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宫本雅志向她求证两人是否交往过时,她也瞬间配合花演出。这都是快速成长时练就的本领。

花的家庭背景,在那个爱摄影的同学讲述花屋的故事时有所透露。花不爱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花屋里,这是拒绝成长的行为。后来是爱丽丝带她去学芭蕾,让她获得了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一系列爱丽丝带着花走的镜头,就是她们关系的缩影。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待片名,花与爱丽丝,传统与现代。传统总带有一丝偏执的气质,现代的则拥有一种叛逆的属性。偏执与叛逆都是青春期的特质。

花在片中最大的偏执就是对待爱情,为了接近宫本雅志去参加落语社团,落语又是一个传统项目,落语和芭蕾,就像花与爱丽丝这两个名字的对应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碰撞。

花甚至还在练舞室练习落语。她对爱情的偏执胜过了一切,所以才会用一连串的谎言去俘获良家少男。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爱丽丝最大的一次反叛,就是片尾那一支惊艳全场的芭蕾舞。在此之前她经过多轮面试,都充斥着成人法则,爱丽丝是比较弱势的。

在试戏的时候她台词都还没说完,就被其他急于表现的面试者把戏抢过去了,直到最后一次面对个强势的面试官时,她用肢体语言做出了反抗。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宫本雅志是三人中最慢的,偏偏脑袋还被门撞了,以至于接连掉入花的骗局里。三人一起去海边时,刚下车本来是雅志走在前面,跟之前被动的走位完全相反,谁知爱丽丝马上带着大家走了另一边,瞬间就夺回了主动权。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另外雅志还是花与爱丽丝两种特质的融合点,她们在海边吃的那个饭团三文治,就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爱丽丝在雅志面前也变得像花那样,一个谎话接着一个谎话。

这些谎话,多数是爱丽丝把自己跟爸爸的回忆照搬过来。爱丽丝的爸爸也是给人一种很传统的感觉。他们吃饭吃的是日式料理,去的地方不是寺庙就是庭院,全是传统建筑。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爸爸送爱丽丝的礼物,是很老土的钢笔。而他最偏执的一点,是认为学校教汉字时应该直接教中文的念法,在他看来中文是最传统的。

爱丽丝虽然走在叛逆的路上,可又难以摆脱旧回忆。她让雅志用爸爸送的钢笔,还学爸爸用中文来表达情感。青春期就是这样,传统与现代,偏执与叛逆,互相碰撞,也互相融合。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最后说一点影片令我动容的细微之处,就是爱丽丝的小动作。比如那套奇怪的减压动作,在海边化解尴尬的时候就已出现。

还有被雅志揭穿谎言时,双手按鼻子的动作,通常表现一个人羞愧,会直接给出全脸,让观众看清演员的全部表情,又或者直接双手遮住脸,让观众脑补表情。

他是这么拍18岁的苍井优的 - 天天要闻

这个按鼻子的动作增加了随机性,就像是爱丽丝一直以来的习惯动作一样,很自然地做出来了。

我并不知道这个动作是不是主创们特地设计的,但即使是设计好的,也做出了随意的效果,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

好比中国古建筑,在丛林或山间造屋,追求的是让建筑物看上去不是造出来的,而是在自然中长出来的。

这么看的话,《花与爱丽丝》中镜头捕捉到的,既是爱丽丝,也是苍井优。

电视剧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上所有关系都有因果,无论你信不信 - 天天要闻

世界上所有关系都有因果,无论你信不信

古语有云:“行善必得善果,作恶必遭恶报。”人性的两面性体现了善与恶的存在,事物的运行也遵循了因果的规律。世间的一切关系都是因果循环的体现。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道德高尚者得到众人的帮助,道德败坏者则鲜有人伸出援手。
10月的这20部电视剧,你打算追哪几部? - 天天要闻

10月的这20部电视剧,你打算追哪几部?

十月已经过了将近一半,你有没有发现你追的还是九月开播的剧?有意思的是女主张芷溪买了不少小说的版权,这是其中一部,自己来演主角,真是实现了很多小说迷的梦,成了故事中的人。
她是男神收割机,但是谁也带不红她,杨洋和龚俊可以吗 - 天天要闻

她是男神收割机,但是谁也带不红她,杨洋和龚俊可以吗

目前《骊歌行》的评分已降至6.3分,眼看就要彻底扑街了。虽然许凯和李一桐不能算流量巨星,但这样的成绩显然并不尽如人意。大女主剧骊歌行,大女主剧李一桐,显然不能支撑这个剧。但这出戏扑街之后,最遗憾的不是戏没有红,而是李一桐仍然没有红起来。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