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最近发布的“全球手机芯片市场排名”数据显示,联发科继续保持着领先优势,而中国的紫光展锐正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
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的发展,加上中国企业在汽车芯片等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对于现在的美国芯片行业来说,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今年Q1季度,联发科以38%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位置,高通和苹果则分别以30%和15%占据第二、三名。我们的紫光展锐以11%的份额占据第四,三星则为第五。
联发科、高通还有紫光展锐,是目前世界上3大独立手机芯片供应商。紫光展锐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发展得特别快,2020年上半年还只有1%的市场份额,但到年底时就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2年的时间实现了10倍的增长——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华为海思的遭遇,原本属于华为的大量市场份额空白了出来。
海思还是令人惋惜的,如果不是受到了制裁,国产手机芯片的市场份额占比还能更高。
不过,除了手机芯片市场,我们的国产芯片在其他市场中的表现非常喜人,大有异军突起的汹涌之势!
物联网芯片
除了在手机芯片市场的崛起,紫光展锐依托国内出色的物联网芯片市场环境,成功取得发展优势,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物联网芯片供应商,占据了国内市场25%的市场份额。
如果再加上国内其他物联网芯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如ASR、华为和移芯等等,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的总量可以超过40%,和高通基本保持相同。
这个时候不得不令人叹息,如果当年华为没遇到那件事,如今的物联网芯片市场,基本会被国内企业所垄断。
汽车芯片
除了手机芯片和物联网芯片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现在的汽车芯片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在汽车芯片行业,现在有非常多的国产芯片,对美国技术的依赖程度也相对更低。
最应该说的就是比亚迪的IGBT芯片,是世界主流水平的芯片,目前也被运用在比亚迪全系列新能源汽车上,并且比亚迪也开始对国内友商提供芯片供应。
美国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好地方,高通也陆续推出了骁龙820A、骁龙8155等芯片,并成功被不少车企采购。我国也有少部分车企,采购了高通的汽车芯片。
不过华为和吉利也同样加入到了对汽车芯片的研发生产中,像华为的麒麟990A,吉利的“龙鹰1号”,在市场上也占据了不少的份额。特别是如今的国内企业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后,对国产芯片更是青睐有加,很少会去选择使用进口的芯片。
也难怪有外媒说,中国芯片行业的崛起,完全是因为华为事件而觉醒了。美国芯片行业不仅失去了一大批客户,反而多了不少竞争对手。
虽然像高通、英特尔这些芯片巨头,一时半会儿还用不着担心我们这些科技企业,但是对于那些体量和技术力没那么突出的其他美企来说,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或许这些企业的产品实力可以高出一点,但也有限,而且更没有办法抹平价格上的劣势。
所以,很快美国那边的芯片企业就遭到了来自“制裁的副作用”。因为买家少了,不少芯片企业都失去了相当程度的收入来源。收入降低了,投入研发的资金就少了,反馈到市场上就具体呈现为“失去领先优势”。仅有高通这类芯片巨头,还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
而且一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芯片,可能就多达到上千枚。如果全部使用先进工艺的芯片,固然可以极大提升车辆的智能化程度,但是价格也将会高到一个离谱的地步。所以,目前市场还是以成熟工艺芯片为主流,一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二来数以千计的芯片数量,完全也能弥补成熟芯片和先进芯片之间的算力差距。所以这就导致美国芯片在汽车行业中,优势并不明显,远不如国产芯片更受市场欢迎。
目前,国内已经实现了14nm制程的芯片量产,足以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带动国产芯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在先进工艺方面,距离美国的芯片企业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就市场现状而言,美国芯片也不是处处都能占据优势了。
今年开始,美国的模拟芯片和射频芯片满世界都找不到买主,就足以证明国产芯片的优越性了。在需求量更大的行业中,国产芯片的性价比也更容易受到客户的欢迎。
相信在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个难题的被攻克,国产芯片也能在5nm、3nm这些先进工艺上,和美国企业从设计到制造再到量产,一起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