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此言前后左右之四兽,皆自立穴处言之。
玄武垂头。
垂头言自主峰渐渐而下,如欲受人之葬也。受穴之处,浇水不流,置坐可安,始合垂头格也。若注水即倾,立足不住,即为陡泻之地。《精华髓》云:人眠山上龙方位,水注堂心穴自安。亦其义也。
朱雀翔舞。
前山耸拔端特,活动秀丽,朝揖而有情也。
青龙蜿蜒。
左山活软宽净,展掌而情意婉顺也。若反抗倔强,突兀僵硬,则非所谓蜿蜒矣。
白虎驯俯。
驯,善也,如人家蓄犬,驯化而不致有噬主之患也。俯者低头俯伏之义,言柔顺而无蹲踞之凶也。《明堂经》云:龙蟠卧而不惊,是为吉形。虎怒蹲视,昂头不平,祸机中藏。又曰:白虎弯弯,光净土山,䚠(hun,角圆的样子)如卧角,圆如今环,虎具此形,乃得其真。半低半昂,头高尾藏,有缺有陷,折腰断梁,虎有此形,凶祸灾殃。
形势反此,法当破死。
四兽各有本然之体段,反此则不吉矣。
故虎蹲谓之衔尸。
右山势蹲,昂头视穴,如欲衔噬坟中之尸也。
龙踞谓之嫉主。
左山形踞,不肯降伏,回头斜视,如有嫉妒之情。世俗多言龙昂虎伏,盖亦传习之误。昂当作降,大概龙虎俱以驯俯俯伏为吉。
玄武不垂者拒尸。
主山高昂,头不垂伏,如不肯受人之葬而拒之也。
朱雀不舞者腾去。
前山反背无情,上正下斜,顺水摆窜,不肯盘旋朝穴,若欲飞腾而去也。
---安葬选墓穴时,都以左边的山为青龙,右边的山为白虎,前方为朱雀,后方为玄武。
这里说的前后左右四兽,都是从建造墓穴的位置为中心来说的。
玄武垂头是指后方的主山自高而下,自北而趋 南的道理。
垂头是指主山从主峰开始,山势逐渐向下延伸,就像准备接受棺木安葬的样子。在选定作为墓穴的地方,要满足浇水时水不会快速流走,放置棺木后平稳安定,这样才符合玄武垂头的风水格局。如果水倒在那里便立刻流走,人在那里站在都站不稳,就是陡峭泻水的凶地。《精华髓》中说:“人睡在山上恰好是在龙脉上安住,注水不流而刚好注入墓穴的中央,这样的穴地本自安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朱雀翔舞是指前面如朱雀飞翔跳舞。
墓穴前方的山应高耸挺拔、端庄而独立,山势灵动秀丽,充满生气仿佛在朝着墓穴行礼致敬,富于情感。
青龙蜿蜒是指左边的山山势蜿蜒。
左边的山要山势起伏柔和、开阔干净,就像展开的手掌一样,姿态委婉和顺,显得情意绵绵。如果它的山势陡峭倔强、突兀僵硬,就不符合蜿蜒的吉形要求了。
白虎驯俯是指右边的山山势柔善俯伏。
驯是温顺的意思,就像家里养的狗经过驯化,不会有攻击主人的隐患。
頫是低头驯服、俯伏的意思,说的是山势柔顺,没有蹲坐踞傲的凶相。
《明堂经》中说:“蟠龙安卧在地而无惊恐之态,是吉利的形态;白虎好像怒目而视一样蹲坐凝视、有昂头不平的意思,这其中暗藏祸机。”
又说:“白虎山体应弯曲柔和,植被光亮洁净,有角的地方柔顺如卧,圆转的地方像圆环一样环环相和,白虎如是这样的形态,才是真正的好风水。如果山势半低半高,或头部高昂而尾部又藏起来,有的地方凹陷、山腰断梁的形态。白虎如果是这样的形态,就会带来凶祸灾难。”
如果风水的形式违反了上述四兽的吉形要求,就会招致灾祸甚至危及性命。
因为四兽各自有其原本应有的形态,违反这些形态就是不吉利的。
所以白虎呈蹲坐的形态,称为衔尸
右边的白虎如果呈现蹲坐昂头的形态,好比老虎扬起虎头盯着墓穴,就像要衔走坟墓中的尸体一样,所以主凶。
青龙好像蹲坐的样子,表示对墓穴的嫉妒。
左边的青龙如果呈盘踞不降伏的形态,如同回头斜视的样子,就像怀有嫉妒之情,这种形态叫嫉主,主凶。民间风水中常说龙昂虎伏,大概是传承中的错误。昂应该为降,总体来说,青龙和白虎都以温顺俯伏为吉。
北方玄武如果没有低垂的形态,这在风水上称为拒尸。
后方的主山(玄武)如果高昂挺拔,头部不垂伏,就像不肯接受人们下葬一样,这种形态叫拒尸,主凶。
南方的朱雀如果不呈现舞蹈的形态,就称为腾去。
前方的朱雀(朝山、案山)如果与墓穴取势相反,毫无情感的呼应,其上半部端正、下半部是倾斜的姿态,而且顺着水流方向呈现摆窜的形状,犹如不肯盘旋飞舞、朝拜墓穴,像要飞腾而去一样,这种形态叫腾去,主凶。
好的墓穴要玄武垂头,也就是后面的主峰渐渐下降;朱雀翔舞,也就是前面的朝山、案山挺拔耸立,如同在跳舞;青龙和白虎都需山势柔顺俯伏。站在生态环境的角度也是有道理的,后方的玄武如果山势陡峭耸立,容易造成落实、泥石流等山体滑坡,山势不稳容易造成人员伤害,也容易将坟墓掩埋。朱雀翔舞也表示前方有动态的、宽阔的景象(地方不开阔,朱雀也就没地方飞舞),明堂外的朝山案山,端庄秀丽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也可让心旷神怡;水流蜿曲凝聚,不容易造成水患,也不容易造成溺水。青龙白虎都需蜿蜒、柔顺、驯服,不可太高,既能充分享受阳光照射,又可挡风聚气。
夫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此言平洋大地,左右无山以为龙虎,止有高田勾夹,故当求冈阜之来,踪土迹于隐隐隆隆之中,最要宽展,如人之肘臂,腕肉有情,明堂[缺]夷自为局垣,一龙一虎,如规之圆。言其形如步武,旋转自然,团簇环抱而恬软也。
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水在明堂,以其位乎前,故亦名朱雀,若池湖渊潭,则以澄清莹净为可喜,江河溪涧,则以屈曲之玄为有情。倘廉劫箭割,湍激悲泣,则为凶矣。由是观之,虽水之取用不同,关系乎形势之美恶则一也。盖有是形则有是应,故子孙之衰旺,亦随之相感之理也。别有一般冬冬哄哄如擂鼓声者,得之反吉,又非湍激悲泣之比。
朱雀源于生气。
气为水母,有气斯有水。原其所始,水之流行,实生气之所为也。生气升而为云,降而为雨,山川妙用,流行变化,势若循环,无有穷已。是故山之与水,当相体用,不可须臾离也。
---所谓的以支为龙虎,是指在平支地区的风水,墓穴建在平地,左右两侧的青龙白虎,龙虎足迹栖止在小山冈、小土堆上,形态需像人的手臂一样弯曲,环保墓穴。
这是说在平原地带的风水,这里左右两侧没有山峦作为风水中的青龙、白虎,只有高出的田垄、沟渠相互夹护。因此,应当寻找田冈、土堆的走向,在隐隐约约、微微隆起的地形中辨别地势痕迹。最重要的是地势要宽阔舒展,如同人的肘臂环抱,腕部肌肉丰满柔和、富有情意。明堂(此处原文有缺漏)要平坦开阔,自然形成围合的墙垣格局,青龙与白虎的形态要环绕成圆圈一样圆润。也就是说,地势要如同人步行时自然旋转的步伐,团聚簇拥、环抱墓穴,且形态柔和温顺。
在墓穴前面的朱雀方位有水域的,其家族的兴衰与水的形态直接相关,最忌讳水流湍急汹涌,如果水流湍急,风水中称为朱雀悲泣。
水域位于明堂处,因为水域位置处于墓穴前方,所以也称为朱雀。如果是池塘、湖泊、静潭,那么以水质清澈明净为吉。如果是江河、溪流、山涧,那么以弯曲盘旋(“之玄” 指曲折回旋)为有情有利。
如果出现“廉劫箭割”(指水流如刀箭般直切冲射)、湍急汹涌、轰鸣如泣的情况,那么则为凶兆。
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类型的水用法不同,但它们的地理形势的好坏、美丑却关系到风水好坏、吉凶。因为有什么样的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应,所以子孙后代的兴衰存亡,也会与水的形态相互感应。还有一种情况,水流发出冬冬哄哄如擂鼓般的声音,遇到这种情况反而吉利,不能与湍激悲泣的凶水相提并论。
朱雀方位的水,源于生气。
气是水的根本与母体,有气才有水。推究水的起源,水流的运行其实是生气作用的结果。生气上升化为云,下降化为雨,山川的奇妙作用通过生气的流动变化得以体现,其气势如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因此,山与水应当互为体用,彼此片刻不可分离。
风水中的原则是得水藏风,得水为上。我们处于北半球,朱雀位在南方,我们的阳宅阴宅大多都坐北朝南。人类自古以来都是依水而居,主要是生活方便,但方便之余也得考虑安全,所以流水必须为缓;所处位置必须是湾流处,而不是冲击处,否则容易造成水患,自然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存亡。这里也解释了古人所认知的水与风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太准确,但也确实存在表面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