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蒙之道」第十一讲:「蒙卦」之象辞解读

蒙卦》之象辞破解

(上承“一、卦图破解”)

二、象辞破解

象辞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一)释字(词)

蒙依古字当作“冡”。《说文》:“蒙,覆也。从罓(wǎng)从豕。”《精蕰》:“幼学未通也。养之以正,作圣胚胎也。群生蚩蚩,有物蔽覆,暗者当求明也。”

笔者以为,“冡”字从“罓”从“豕”。“罓”通网。“冡”字是会意字,本义是罹网之豕。意思就是被捕获,准备驯化的小猪。引申而喻指幼稚而需接受教育的孩童。小猪野性小故利于驯化,孩童幼稚故利于教育,长大则其性难改,故不可教矣。“蒙”亦指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果行育德

果行育德的意思就是不失时机地培育下一代的品德。这里指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加以培养、教育。“果行”就是不失时机地进行。


(二)释象

《蒙卦》上艮下坎,“艮为山”、“坎为水”,这里由于水在山下,故称为“泉”,泉在山下,故曰“山下出泉”。《说文》:“泉,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泉从山下出,为水的源头,是水的原始状态,故卦名曰“蒙”。蒙者,泛指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故知《观卦》及其所变之卦的上面,其消去的为阳爻。《观卦》变《蒙卦》时,《观卦》九五与六二互换位置,遂成《蒙卦》。《蒙卦》九二就是《观卦》九五;《蒙卦》六五就是《观卦》六二。《蒙卦》六五与上九以及消去的阳爻组成巽体,六五为巽体主爻,“巽为绳直”。又《蒙卦》九二与上九以及中间的阴爻形成一个结构上的大离体,离体中空,结绳而如网罟。《系辞传》曰:“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这里离中有绳,故取象为网。又《蒙卦》九二为坎体主爻,“坎为豕”。这样,《蒙卦》上有网罟,下有豕,合起来就是一个“冡”字。

《蒙卦》之象同样也符合“蒙”字形状。上面已经说过,《蒙卦》六五为巽体主爻,“巽为木”,泛指草木,故这里用作“艹”;又《蒙卦》上九、九二这两个阳爻以及它们中间的阴爻组成一个结构上的大离体,离中空而为网罟,《系辞传》曰:“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这里写作“罓”;又《蒙卦》九二为坎体主爻,“坎为豕”。这样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蒙”字。故卦名曰“蒙”。

《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蒙卦》九二是《观卦》九五下行而形成的,且《蒙卦》九二为震体主爻,“震为足,为动,其究为健”,足动而健,故曰“果行”。《蒙卦》六五是《观卦》六二上行而形成的,且我们已经知道,《蒙卦》六五是巽体主爻,“巽为长,为高”,长而高是育的结果,故曰“育”;又“巽为工,为绳直”,“工”是木工的角尺,其度中矩,“绳直”是木工的墨线或铅垂线,是取直的工具。直而中矩者,君子之德也,故曰“育德”。《观卦》六二成为《蒙卦》六五,爻辞谓之“童蒙”,象征把家中的儿童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培养。“二”是家位,“五”是君位,“二”与“五”互换位置,说明教育既关国事,也关家事,是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服务的。


(三)义理


我们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称为“启蒙教育”。启蒙教育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基本常识的正确认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要绘就一幅好的图画,起笔很重要,一开始就画错了是很难再改正过来的,所以启蒙教育很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古人就很重视启蒙教育,甚至在很古之时就懂得胎教。周文王被誉为圣人,为孔子所崇拜。文王这样的圣人,就是从小甚至在胎中就接受了严格而良好的教育。

殷商时期,周族首领王季的妻子,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品行端庄娴淑,一切事情只有合乎德,她才去做。当她怀着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所以文王为圣胚胎,降生后就端庄聪明,长大后更是天下之人品楷模。这正是太妊重视启蒙教育的效果,太妊被奉为中华胎教第一人。

(子夏故坛原创)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