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解《易》第8课: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前一卦《屯》卦讲如何对待新生事物,物之既生,其发展的初期阶段,必多蒙昧,故要启蒙,所以《周易》的第四卦《蒙》卦就是讲启蒙教育的。这是卦序的安排逻辑。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这是《蒙》卦的卦辞

我们首先按《周易》的取象比类、取象喻理的方法解读这个卦辞。蒙卦,由上艮卦和下坎卦组成,卦象为山下出泉,好比是江河的发源地,“积小流以成江海,积跬步(kuǐ bù半步)以至千里”,这不是好事吗?所以,《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大意是,山下出泉,这是在说教育啊,君子观此象,便下定决心,培育自己的美德(德者,得也,德是修之于身的道)。教育是一切的开始,如果把世界上的所有产业链都看成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体系,那么,教育就是站在这个产业链体系最源头的一环。

“亨”,亨通,事有所成,这是教育的必然结果。蒙者,蒙昧无知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就是蒙,处于蒙蔽的状态,所以“启蒙”并不只是针对儿童。从人的天性来说,所谓启蒙,就是开启或者激发出人天生的灵性和创造力,老师的作用就在于启蒙,“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因为教育分三个层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最核心的。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匪者,非也;童蒙,指有待启蒙的儿童。这是说学习的态度,《礼记》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的首要前提,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态度,就是神仙下凡,也教不好。

从学习态度的角度看,积极,主动,静心,专注,注意力集中,都是同义词,诸葛亮的《戒子书》上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学须静也”,都在强调这种学习态度。做学霸,从调整心态开始。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里打了个比喻,意在学习态度,就好比像占卜,第一次问卦之后,还不太相信,又再三地问,卜筮之人生气了,“你这是亵渎神灵啊,不给你说了”。当然,在现在看来,学习还要发扬质疑的精神,既积极学习,又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提问、质疑、问辩、探讨都是学习的必然过程,道理越辩越明,“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学非辩问,无以发明。

“利贞”,利于守持正道,意思是说,学习还是得遵循阳光大道,那种投机取巧的,追求速成的,图个虚名的,只管过程不管结果的,把希望寄托于名校名师的,都不是正道。认真钻研,细心问辩,筑牢知识体系,升华思维结构,培育创造力,利国利民利己,正道也。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是《蒙》卦的第一个爻辞。

“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刑者,型也,规范也。说者,脱也,免也。桎梏是一种木质刑具,足械+手械。启蒙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免受刑罚,这就是规正之德,别等到出了问题再用刑罚。

教育,就得走上一条“整理思维,输入概念,建立判准,自省督促,天天向上”的道路,如果按照现在的“平等、尊重、快乐、话语权、点到为止……”的理念,任其发展,那么“优秀”必然是小概率的,结果是不可控的。“以往吝”,意思是任其发展下去,一定会造成某些遗憾。

“初六”讲的是一个教育观的问题,是选择“整理思维,输入概念,建立判准,自省督促”的理念呢,还是选择“快乐教育”、“大浪淘沙”的理念,全在自己。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包蒙”,从爻象看,“九二”是阳爻,被下面的一个阴爻和上面的三个阴爻包围着,犹如学生环绕着老师,认真听讲求教。有人把“包蒙”,解释称包容,或者有教无类,恐怕都不在这一爻的主旨上。

“包蒙,吉”,虚心向学就有希望,那么结果一定是吉祥的。“纳妇,吉”,可以从“九二”和“六五”的相应关系上理解,阴阳相应,学生好学,老师也爱教,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氛围,吉祥。“子克家”,意即儿辈能够治家,如此好学的后生,将来齐家有望,这是人们所做的判断。

按照约定俗成的一个“易学条例”,卦的6个爻中存在着“承、乘、比、应”的关系,两爻紧靠的,以下承上,最好是阴爻上承阳爻;反过来,为乘。两爻相连,也叫“比”,表示相邻环境时的作用与反作用。上下卦之爻两两交感,叫“应”,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对应之爻,一阴一阳的,为“有应”、“正应”,否则,无应。“承、乘、比、应”的关系,有时候有助于理解爻辞的意思。

可见,“九二”讲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为什么学习态度如此重要?概括地说,教育就两件事,一个是培养学习的自主性,这是个态度问题,依据的就是人的天性,因为人天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想做事想成事,关键在于启发;另一个就是教会学生系统的学习方法,秘诀在于知行合一,就是知到深处便是行,行到深处便是知。知识的传播以这两点为前提。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是用婚姻做比喻,《蒙》卦并不是讲婚姻问题。

爻辞说,不宜娶这女子,她眼中所见只有美貌郎君,不顾自身体统,娶她恐怕hold不住,没有什么好处。

学习没有恒心,就像那猴子瓣玉米,见异思迁,学完三画,便欣欣然,以为“得矣,得矣”,这样下去可没有好处。“六三”爻讲的是不好的学习态度。

六四,困蒙,吝。

如果不学,或者像“六三”那样的浮躁,就会陷于蒙昧无知,被愚昧所深深困扰,将会处境艰难。这是糟糕的学习态度所造成的后果。

六五,童蒙,吉。

“九二”说“包蒙,吉。”描述了一种老师讲课的情景。“六五”又讲“童蒙,吉”,接受启蒙,肯定是吉祥的。

前后两个“吉”所指情况不同,“包蒙”吉者,是那种天生就聪慧好学;“六五”“童蒙”吉者,显然是指另一种情形,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困而后学,虽然走过弯路,但结果是吉祥的。

对于不喜欢学习的,就让他先碰壁,让他陷于困境,让他知难,让他吃到苦头,然后觉得学习真香,这时候学习态度终于端正过来了。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击蒙”,说的是对于比较顽劣、愚钝之人,启蒙的动作要加大一些,想各种方法,以激发之,促其反省、转变。

“不利为寇”,教育不能像对付寇仇那样暴烈、暴力,毕竟是学生嘛,严过为暴,宽过为纵,这个度要拿捏好。

“利御寇”,对于蒙昧本身,则一定要契而不舍,不放弃,扫盲,启智,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这是国家大事,也是社会生活头等重要的事,要以“御寇”的态度对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