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说:“执政伊始到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是一幕悲喜剧。”
战国时,楚怀王熊槐本想励精图治,任用屈原等人,还大败魏国,促进了楚国的发展,但好景不长。
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不是单凭一己之力,而是众人拾柴;一个人走向衰败,也是一群人努力的结果。
以史为鉴,从楚怀王的人生里可以发现:一个人走向衰败时,多半会遇到这几个小人,需要敬而远之。
02
第一,一边爱你,一边控制你的“家人”,制约着你的前程。
在楚怀王身边,有一个叫郑袖的女人,因为容貌出众,很快成为了宠妃。
一个人有了爱情,人生从此不再孤单。就算是君王,也是如此。
俗话说:“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遇到好的爱人,如虎添翼,事业会蒸蒸日上。可悲的是,郑袖面善心狠,她想尽办法干涉朝政,接受大臣的礼金;排挤忠臣屈原。
有一段时间,魏国送来一个女子,楚怀王很喜欢。郑袖却非常嫉妒,于是对女子说:“大王真的很喜欢你,唯一不喜欢的,就是你的鼻子。”
女子相信了郑袖的话,遇到楚怀王就捂住鼻子,引起了楚怀王的愤怒,被打入冷宫。
郑袖和大臣靳尚一唱一和,左右了楚怀王的言行举止。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人从出生到老,都离不开家庭,也会和家人走得很近。如果家人的人品有问题,就注定会演变成“心腹大患”。
枕边风不正,就会挑拨一家人的关系,从而带来窝里反;父母的格局很小,就会导致儿女无法好好读书,不能正确择业;兄弟姐妹唯利是图,就会败坏家风,导致父母没有人赡养......但凡种种,事情过后,我们能够明白,但是我们在事情发生时,难以察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家人们打着“爱你”的旗号,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你好”,结果却束缚了你,让你一步一步走向失败。
也有一些家人,处处反对你,并且讲一大堆道理。久而久之,你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误的,失去前行的信念。
03
第二,一边吹捧你,一边算计你的“下属”,让你迷失方向。
楚怀王身边,有一个重臣靳尚,非常贪婪,又善于弄权。
平时,靳尚喜欢敛财,并把一些珍奇异宝送给郑袖,形成内外勾结的局面。
秦国使者张仪出使楚国,第一时间不是见楚怀王,而是送礼给靳尚,商议如何让楚怀王听命于秦国,疏远已经结盟的齐国。
平时,靳尚喜欢迎合楚怀王,说一些虚伪的话。比方说,秦国打算把六百里的土地还给楚国,事情还没有眉目,靳尚就在拍手称快;秦国和楚国交战,并要求楚怀王到前线去谈判,靳尚鼎力支持,认为这是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当楚怀王去秦国谈结盟事宜的时候,靳尚随行。当秦国要囚禁楚怀王,以此来要挟楚国乖乖就范的时候,靳尚迅速逃走。
培根说过:“虚伪的友谊犹如你的影子;当你在阳光下时,他会紧紧地跟着,但当你一旦横越阴暗处时,它会立刻就离开你。”
一个君王,因为身边有一个嫉妒虚伪的小人,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决策和判断,也导致贤惠的人没有立足之地。
如果虚伪的人还有很重的私心,就会拉一些小圈子,导致上司一次次被愚弄。
平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吹捧的话,千万别当真。说话的人,就是送给你一个“糖衣炮弹”,让你在飘飘然的生活状态里,一步一步失去斗志,还误以为自己非常厉害。
04
第三,一边利诱你,一边利用你的“客人”,为你设置了陷阱。
秦国的大臣张仪,不远千里,来到楚国,说:“秦国野蛮地占有了楚国的土地,现在可以归还了。前提条件就是,楚国和齐国断交。”
楚怀王对张仪的话,深信不疑。但是张仪却出尔反尔,说过的话,一句也没有兑现。
当张仪第二次来到楚国时,花了一大笔钱,买通了郑袖、靳尚。因此,楚怀王再一次相信了他,认为可以和秦国结盟。
直到楚怀王被秦国囚禁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仪不是客人,而是两面三刀的小人。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登门槛效应”,也就是说,一个有求于你的人,常常来拜访你,并且每次都带来礼物,或者带来一些好消息。登门槛的次数多了,你就会把对方当成可以依赖的人。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又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不要以为,来的人都是客。有的人,也许是“刺客”,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如果遇到给你好处的人,第一时间不是笑纳,而是谨慎地观察,适度地拒绝。不要以为,老天爷会派人送馅饼给你。
05
古人说:“亲君子,远小人。”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小人,不要马上就和小人对抗,而是不动声色地疏离。
其一,拉拢身边的贤人,组成正能量的圈子,让小人没有立足之地。
其二,修身养性,只要你自己变强了,小人就没有办法靠近你。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
其三,遇到小人时,要就是断交,表明自己的态度,避免纠缠不清。
好的人生,是智慧和情感的结合,身边有一群好人,推着你走。
任何时候,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敢于撕掉小人的面具。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