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只要你开车,就应该时常反思这5个问题

现在出门,只要超过十公里,汽车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算不是上下班高峰期,马路上的车也很多。而我们知道,开车出行看似是简单的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但这其中有不少该注意的地方。首先不能有违法行为,一旦违章了,既要扣分还要罚款,是额外的支出。其次,是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问题,不发生事故,不撞到别人,也不被别人撞到,这才是最重要的。每次上路都是充满风险的,这就需要驾驶员有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就可以把风险降低。养成良好习惯是长期且多方面去坚持的,其中反思自己的驾驶行为是进步最快的,具体应该时常反思以下5个问题。

1.反思违规驾驶的代价

做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付出代价,比如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行驶等等。在做类似违法行为时,驾驶员知道是违法行为,但依然会去做,这就是没有考虑后果所致。大部分违法行为不仅仅是会被扣分罚款那么简单,其实更重要的是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破坏交通秩序。比如你喝了酒还要开车,那么你就要想如果万一被抓到了,不仅会吊销驾驶证和罚款,甚至还有可能被拘留,这个代价是很大的。万一路上再发生点意外,把行人撞成伤残,需要承担巨额赔偿,保险公司又不会赔钱,所有的钱都要自己出,损失巨大。这就是违法的代价,做前需要反思。

2.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

不好的心理状态有三种,一是侥幸心理,二是盲目自大的病态心理,三是路怒。自己知道是违法行为了还要做,这就是跟自己存在侥幸心理有关,认为自己运气比较好,不会被抓到。还是说酒驾,每天都能查到那么多酒驾的,一定都是有侥幸心理的,认为距离短,这个点很晚了,或者走的小路,不会有查的,没想到还是被查到了。类似的违法行为很多,比如在没有监控的小路口闯红灯,没有测速的地方超速等。

盲目自大是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很牛,任何人都比不上自己,于是开车会横冲直撞,道路上左右穿插,做出很多危险驾驶行为。还有就是不怕违法的处罚,认为就是违章了,这点处罚不算什么,这都是盲目自大的病态心理。

路怒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很生气,于是做出报复对方的行动。路怒的危害比其他心理都大,两车斗到最好,往往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3.反思自己是否有违规操作

那种看似无关紧要的违规操作,其实也是一种不好的驾驶习惯,也会极大影响到行车安全。比如疲劳驾驶,比如开车接打电话、抽烟,甚至不系安全带等等,类似的违规操作很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违规操作,都可能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每次开车后,都应仔细反思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升驾驶技术。

4.反思驾驶习惯是否良好

驾驶习惯良好,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看急刹车的频率,或者急打方向的频率。一般来说,开车时只要集中精力,眼睛一直盯着前方,大脑没有胡思乱想,只在分析前方的路况信息,那么对于很多隐患都是可以提前发现并躲避的,不会发生紧急情况,基本也就避免了急刹车。除此之外,自己回想一下,有没有做一些让自己都感觉危险的操作,如果有,说明驾驶习惯不好,需要改进。

5.反思是否尊重了其他车辆或者行人

最常见的就是没有危险变道行为,自己的变道是否极大影响了他人,如果影响了,说明这是一次不合格的变道,这次是否发生事故,完全掌握在对方手里。对方踩刹车避让就不会发生事故,如果不踩刹车,就会撞到你。我们要把安全尽可能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掌握在别人手中,每次都指望着别人让。对于行人,要主动礼让,哪怕他闯红灯,哪怕这里没有礼让抓拍,能礼让就要主动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