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质量排名是闹剧还是笑话,为什么差异很大?揭露潜规则!

最近市面出现两份中国一季度汽车质量排名,尴尬的是不仅结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中国汽车质量网公布的结果显示,小米SU7排名倒数第一。

而在另一份由车质网公布的排名中,小米SU7技压群雄。这两份结果,完全相反。

虽然参与排名的样板有差异,但也不至于差异这么大,对小米SU7来说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一、统计侧重点不同,针对不同的重点项目调查,可能引起结论的不同。

二、质量统计方式方法不一样,也会造成排名差异较大。

笔者十几年前曾经参与过国外某POWER在中国进行的汽车质量抽查:调查员随机对路人发放试卷调查某款车的质量,笔者当时就说压根没有开过标的车辆,怎么作答?调查员让我凭感觉填,要不得为了他的礼品,我才不干呢。当时我就想:这太TM离谱了。

三、排名逐渐沦为牟利工具,排名榜演变成“公关榜”,谁家广告预算多排名就靠前。最出名的比如“胡X”富豪榜,有的富豪花钱想排名靠前、有的富豪花钱想把排名靠后甚至不参与排名。反而造就了“胡X”这名英国人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汽车领域?有江湖的地方都一样。

那汽车质量到底谁说了算?

我觉得唯一靠谱的,只能是车主,多问几个车主,基本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