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李承恩
[懂车帝原创 行业] “雷克萨斯下一代纯电概念车型LF-ZC,将于2026年推出。”当丰田汽车公司运营官和首席品牌官西蒙·汉弗莱斯(Simon Humphries)给出2026年这个时间节点时,舞台下方的日本女记者飞快地在她的旧款MacBook上敲下一行字符。或许,对于总体对电动汽车没那么“感冒”的日本汽车业界而言,2026年堪称一个理性而稳健的选择,但对于已处在电动汽车浪潮顶点的中国汽车界来说,2026年实在是难以预料的遥远未来。
丰田汽车公司运营官和首席品牌官西蒙·汉弗莱斯(Simon Humphries)
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是,2023年9月中国电动汽车零售渗透率为36.9%,相较去年同期的31.8%提升了5.1个百分点。对于电动汽车渗透率下一步的走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基金总裁方建华的预测是“超过50%”,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预测是“超过55%,乐观的话能达到60%”,但产业专家的看法却依然被视为“保守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给出的数字是“70%以上”。不断膨胀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中国汽车业界的“自信”,以及“自信”背后的“野心”。
反观一水之隔的日本,电动汽车却完全是另外一副光景。在纷杂的数据统计中,即便是较为光鲜的数字,日本市场的电动汽车渗透率也仅有2.9%。这不止大大落后于中国市场,甚至也远不及美国市场(8.6%)。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公司,对于重金投资和激进推广电动车显得并不那么“歇斯底里”。甚至像以“大刀阔斧改革”著称的丰田章男(丰田汽车公司会长、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也会屡屡放言看衰电动汽车的未来。
但让人费解的是,时隔4年恢复举办的东京车展(现更名为“东京移动展”)上,几乎完全由日本车企唱主角的情况下(仅比亚迪、奔驰、宝马三个外来户参展),有统计的近40款新车型中,几乎90%以上都是电动汽车。只不过,这些新车基本都是概念车,其面向的时间点,普遍在2025年甚至2030年。
雷克萨斯LF-ZL概念车
这种“纠结”,成了东京移动展的基调。
算计
“企业的关键目标是盈利,但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盈利都是一件艰难的事。”一位日本媒体人这样告诉笔者,对于日本汽车公司来说,在以北美、东南亚市场为主的全球市场还保持较好盈利水准的前提下,消耗宝贵的资金,用于在中国市场“看不到尽头”的“烧钱大战”上,是“不明智也不可能的”。
同样的思路,适用于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的韩国汽车公司,就全球市场而言,现代和起亚的生存状况却是出奇的好:2023年上半年,现代汽车净利润366亿元,起亚汽车净利润约264亿元。
相比之下,在国内风头正盛的比亚迪股份(不止汽车业务),同期的净利润约110亿元,而新势力的代表蔚来汽车,同期的净利润约为-110亿元。换言之,比亚迪股份上半年的净利润,恰好够蔚来汽车“烧”半年时间。
“以往的中国汽车市场,是海外品牌的‘天堂’,即便投入的技术和产品是落后的,也照样能收割市场份额、挣到大笔利润。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一切都反转了。”一位合资车企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海外品牌‘躺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同时也跟不上中国品牌‘内卷’的步伐和节奏。”
他强调,无休止地堆砌配置、应用前沿技术、烧钱做服务和营销,这对于海外品牌来说是无法做到的。“他们能做的,只有稳住自己的节奏,同时对中国市场发生的事保持关注。实在不行,就直接退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就像最近的三菱汽车那样。”
就在10月24日,广汽集团一纸公告宣布,广汽三菱成为集团全资子公司,工厂等相关业务由广汽埃安“接盘”,这意味着进入中国市场超过50年的三菱汽车,按下了在华发展的“暂停键”(也有评论认为是“休止键”)。
“我们当然在关注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雷克萨斯国际总裁渡边刚对笔者表示,“中国品牌取得的进步和发展速度超越了我们的预想。”
雷克萨斯国际总裁渡边刚
在他看来,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等都在被雷克萨斯所关注。但他同时强调,雷克萨斯想保持自己的节奏。
解题
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围绕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体验的“军备竞赛”正不断升级,越发丰富的配置和前沿的技术,与之相伴的却是越发低廉的价格。自2023年8月开始,极氪、蔚来、零跑、哪吒等纷纷开启降价,让本就不怎么赚钱的市场,变得更为惨烈。甚至有用户表示费解,质疑这种反常的“量大管饱”。而随着四季度华为问界加入“战局”,这波降价潮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对于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渡边刚表示自己是“充分理解的”。在他看来,这也正是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一是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适应性高,促进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快,二是造车的价值观和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市场,以及用户不同的需求,对于一家车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雷克萨斯LF-ZC概念车
在渡边刚看来,雷克萨斯的解题思路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全新模块化的车身结构,二是全新的车辆软件操作系统。在雷克萨斯的规划中,这两点将带来车辆架构的根本变革,从而推动雷克萨斯在2035年彻底转型为一个纯电品牌。
“要实现这些突破,关键在于全面优化零部件,包括缩小体积、提高效率的电池,从而增强动力和延长续航。”西蒙·汉弗莱斯在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据悉,LF-ZC概念车将会使用“棱柱形高性能”电池,其续航里程相比传统电动汽车能够提升一倍以上,可以达到1000公里。
而谈及丰田的电池技术,则必然会令业界想起已三番五次“跳票”的固态电池。本次东京移动展,雷克萨斯更新了自己的推出计划,有望在2027年或2028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驱动的汽车。固态电池这把被业界不少人看好的“利剑”,丰田依然准备再继续“雪藏”4年以上。
这可能意味着,LF-ZC的推出可以被视作雷克萨斯电动化攻势第二阶段的开始,但依然算不上全面进攻号角的吹响。
“你觉得,中国品牌的烧钱还能持续多久?最后能活下来几家企业?”有日本媒体人士这样问笔者。
我只能回答:“说不准。但能活下来的那个,肯定不是因为幸运,而是足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