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DM-i、星越L电动版、问界M5谁能“洗牌”电动圈?一拆见分晓!

这个冬天,瑞士的“电动爹”很可能要被“ban”了。前几日瑞士的一名官员为防止本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加剧,起草了一项限制电力使用的提案,其中一项关于电动汽车的禁令称:“私人使用电动汽车只允许用于绝对必要的旅行(例如,上班、购物、看病等)。”俗称,“非必要”不开电动车。

不难理解,电动车特别是在冬天,续航普遍打对折。但续航打折还只是第一步,电动车车主在出行时肯定都曾遇到过:车辆无法启动、发动机噪音加剧、动力“冬眠”反应迟钝、空气悬挂出故障等问题。因此各大车企也拿出了精尖的造车技术和解决方案,并应用在自家的拳头产品上。

正好前段时间,AutoLab深入扒了扒电动圈饱受热议的三款车——比亚迪唐 DM-i、AITO问界M5和吉利星越L电动版,从“整车安全、NVH、三电”三个方面进行拆解,我们一起看看这三大“流量选手”到底是徒有虚名还是有真本事傍身。

买车的时候,安全性通常是我们首要会考虑的要素,它关乎着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比亚迪唐DM-i车身覆盖件为钢制材料,但在焊接工艺上采用的是常规点焊工艺,应对马路上日常的“小打小闹”还行,但要是在高速时发生碰撞,车身会由于强度不足导致撕裂。而且它的前防撞梁长度在三台车中是最短的一个。而它最大的亮点——电池,由于内部构成比较复杂,后期拆解也有不小的困难,因此如果遇到问题需要维修无疑会增加经济和时间成本,“流量”成分大于硬件实力。

AITO问界M5在车身材质上跟比亚迪唐DM-i一样,但它在焊接工艺上增加了Apras焊接工艺,从而使得车身的“抗压”能力更强。为了保证后驱电机的安全性,AITO问界M5使用铝合金材质后防撞梁,因此不管是车身强度还是焊接工艺,它都比比亚迪唐DM-i要“稳重老练”一些。

星越L电动版对二者进行取长补短,我觉得是三者中在安全方面最不容易“塌房”的一台车。车身方面,它使用了高强度钢制材料以及与AITO问界M5相同的Apras焊接工艺,而且它是三台车当中唯一一台有主动进气格栅设计的产品,其前防撞梁的溃缩区有足足1276mm,是三款车中最长的,而后防撞梁方面,同样为辊压铁,但相比比亚迪还多了吸能盒,碰撞时能够吸收更多撞击力,减少对车内乘客造成的影响。在车身安全品质这块,直线接近豪华车。

最后,电池安全性方面,星越L 电动版电池包在正面及两侧共有17个安装点,侧碰时配合三条横梁,像“缓冲装置”一样避免外力直接伤害电池。

第一回合关于安全的比试上,星越L 电动版在意外发生时不仅可以保证车内成员的安全,而且还能尽最大可能保护车内元器件不受损,降低了后期维修的费用和时间,完胜。

如果说安全问题是消费者会不会选择这台车的“门槛”,那么NVH表现就决定了消费者会多快下定决心买它。

比亚迪唐 DM-i 采用铸铁前悬架结构,前单侧半轴增加了半轴吸振器可降低半轴的震动频率。另外,整车都进行了“地毯式”隔音设计,细节满满不留盲区。轮胎的轮罩衬板内部和前后保险杠处都贴有隔音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经过沙石较多的路面时石子敲击产生的噪音。AITO问界M5同样拥有全车“地毯式”隔音设计,但前门后侧无静音包覆,而且它是三台车中唯一无半轴减振器的设计,但因此它的全铝合金前悬架负荷也会小一些,无功无过吧。

吉利星越L电动版前悬结构和比亚迪唐 DM-i相同,但其半轴两侧均增加减震器,加速和起步的瞬间更不易察觉到顿挫感。此外,它的尾排消音器容积为4+32升,在三车中体积最大,从源头上减小了发动机噪音。

总的来说,在整个NVH控制方面,吉利星越L电动版处理得比较妥当。且与整车直接采用大量隔音材料相比,吉利星越L电动版的从噪声源头处介入,使得噪音、震动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可以见得其真正想解决问题的负责态度。

最后,当一辆电动车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消费者对安全和NVH品质的考察,被成功开回家后,真正的“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这辆车能陪伴我们多久?能覆盖哪些出行应用场景?会不会被推荐给其他人购买?等等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汽车的“三大件”——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

整个三电方面,AITO问界M5的三电整体结构是三者中最单一的。前机舱内仅有增程器+发电机。另外,1.5T增程器也是三车中唯一铸铁材质,相对较落后。比亚迪的三电系统技术价值也相对一般,但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降低整车成本,比亚迪唐1.5T发动机、EHS双电机传动系统、p1&p2电机等等均为自研。单级减速器由传统变速箱改造,虽有升级冗余的空间,具备串并联的模式,但并联可操作的空间不大,混动系统集成度相对较低。

而吉利星越L电动版的三电系统正可以向我们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含“技术”量非常高。首先,P1、P2电机、双离合器系统(一个负责3挡变速,一个负责动力输出)、液压控制模型、电动串联泵、行星齿轮组等大量单元均整合在一起,不仅体积最小,且P1电机等部件可见成本也是三台车里最高的。

其次,这个系统的核心亮点就是3挡变频电驱DHTPro。相比比亚迪的单挡变速器,星越L电动版在高、低速工况在效率和性能上优势可以被无限放大。起步时,1挡更快弹射起步,高速3挡换2挡中段加速能力更强,解决高速行驶受限、亏电下行驶品质不佳的痛点等等。就刚刚提到的并联模式,星越L电动版在20km/h就可实现并联直驱,且具备纯电驱体验的增程模式。拥有它相当于同时拥有一台比亚迪唐 DM-i和一台AITO问界M5,真正的物超所值。

最后,电池方面,比亚迪唐 DM-i、吉利星越L 电动版、AITO问界M5三车电池容量分别为45.8、41.2、40kWh,但星越L电动版的电池能量密度足足有167Wh/kg,在三车中达到了最高。能量密度大意味着续航里程长,因此星越L电动版的续航里程在三者中再次拿下第一。它在增程模式的W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以实现1250km,电混模式更是可以开到1300km+,里程焦虑什么的不存在的,毕竟一寸长一寸强,技术的领先无疑是对消费者交出的最好答卷。

扒去光鲜亮丽的外表,将这三台车拆解完毕后,相信大家心里对于它们的领先技术和产品素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了。星越L 电动版在安全性表现、NVH方面体现的造车态度以及与三电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充分配得上其25w的售价以及“全能电动车”的美名。从它身上可以看出,通过巨大“流量”加持和“粉丝”控评的方式其实并不会为产品本身加分多少,用技术说话,才是回馈市场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