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尤其是在北上广等地,传统燃油车牌有限,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代替品。
虽说新能源车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续航里程、起火风险以及电池寿命上和传统油车难以抗衡,这些因素也成为新能源车发展的制约之一。那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固态电池,也就是最近日本最新研发,并大力宣传的固态电池。
一、燃油汽车的主力——日本
在过去,全球市场中燃油汽车的主力是日本。在新能源车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日本仍然坚持以发展燃油汽车为主,似乎并未在发展新能源车上放大力气,花大投资。中国走在新能源车的发展前列的时候,日本车企表现得从未将新能源车放在眼里,而是鼓起劲来,一味发展传统燃油汽车。
较长一段时间里,新能源车的竞争领域从未有过日本的身影。但对比明显的是,日本丰田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远远低于比亚迪的销量。
眼看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好,而日本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却逐渐萎缩,日本真的不为所动吗?其实不然,除了表面带头嘲笑中国的努力是白费力气外,日本一直在默默做准备,一直在新能源汽车的固态电池上下大功夫。
就在最近,日本“固态电池”横空出世,日本对外宣称研发出了一种固态电池,不仅续航时间长,寿命长,而且电池容量高达80%,还不会出现电池自燃的风险。固态电池的研发彰显了日本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野心和目标。
不仅如此,丰田如今在这个领域已经拥有1300多项专利,技术积累十分显著。肉眼可见的是,日本的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行业激起了千层浪,这显然解决了长期阻碍新能源车发展的问题。大家都惊叹于,日本虽然公开宣称其专注于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但“闷声干大事”,用一块固态电池瞬间挤进了新能源汽车的行列。
同时,这一突破性的成就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先进的技术背后是高昂的生产成本,目前日本固态电池的性价比并不高,高性能的代价是高成本。据市场分析,日本固态电池真正投入市场,走进家家户户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自从日本固态电池研发出来后,日媒就一直宣称其电池的先进性远远超过中国,未来五年内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将荡然无存,日本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力量。尽管日本的固态电池具备这些显著优点,却伴随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高昂的生产成本问题。
产品的市场化并不单单由其性能而决定,成本定价、销售渠道等都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重大影响。能打开市场的永远都是亲民的,便民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市场考验的是产品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产品的单一性能。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十多年前,日本曾有科学家研发出了一项生物抗衰技术——Prrovital,能应对日益严峻的中老年问题。效果显著,但最终未能大规模、大批次推广开来就是受制于其高昂的成本,市场负担不起。目前日本研发出的固态电池也是一样,如何提升市场推广率和降低其成本息息相关。
二、新能源车竞争刚刚开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面对日本固态电池的挑战下,中国丝毫不会退让,科技的竞争是激烈的,也是互利的。竞争才能推动技术更快进步。从日本公开摒弃新能源汽车,暗自发奋研发固态电池,就可见中国当时看好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眼光精准。
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推翻打败的。且不说像ES6和ET7这样的车型,续航能力轻松超过1000公里,成为市场销售中的主力军。
就说最近大火的日本固态电池,中科大已经有相应的研发电池,而且性能很相似,但是从价格成本上,比日本固态电池低很多,相当具有优势,这在市场竞争中很重要。所以,面对日本固态电池的挑战,中国完全不会畏惧,仍然能够从容应对。
结语
其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引起各国的重视是一件好事情,各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竞争标志着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更多关注。虽然,目前技术尚未足够成熟,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存在诸多阻碍和障碍,但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中国永不会缺席,中国有足够信心和能力解决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