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2023年04月19日23:24:04 汽车 1601

文|远山

编辑|多鱼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国现在自主汽车品牌已经遍地开花,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动机的制造方面,我们仍旧没有掌握最为核心的技术。

要知道,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在我们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他们早就占据了优势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对于汽车而言,发动机的制造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能够直接影响到核心的驱动力,以及汽车整体的性能。

而此前,日媒却称,哪怕是把发动机的图纸摆在中国面前,再给50年的时间去研究制造,我国也造不出与他们一样的发动机

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是对方太嚣张了,这是故意贬低我们,而实际上也有一定道理,背后的原因很真实。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但如果真的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家的发动机制造业,就知道这样自信的发言,并不是他狂妄自大的表现。

因为我们国家的在这方面的技术,和他们之间真的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们自己制造的发动机,使用起来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更为依赖进口。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那么难道国内汽车制造业追赶了其他国家这么多年,都没办法在发动机技术上实现突破吗?

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完全实现自研,并不仅仅只是掌握核心技术那么简单。像德方那些工业技术发达的国家,他们早就已经拥有了高精密的机床,因此所制造的零件也就更为精密。

而我们国家没有这方面的顶尖设备,因此就无法制造和加工更为精密的零件。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媒会说就算将图纸直接给我们,我们也没法制造出跟他们一样的发动机。

就算我们掌握了这项技术,掌握了发动机的构造,以我们现有的设备也很难制造出精密的核心零件。

并且日方的发动机很多在制造过程当中,采用的都是无缝隙的加工方式。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发动机制造完成之后是很难拆卸的,想要打开研究其内部的构造,是非常困难的,就算将其强行拆卸,里面的内部结构也会因此损坏。

所以我们没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去研究其他国家的发动机制造,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突破。

并且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就算我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去制造出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发动机,也不代表我们能够摆脱他们的技术封锁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因为这些国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早就已经将各项研发成果都申请了专利,我们去进行复刻和应用的话,是不合乎专利规定的,只会遭到他们的反制。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所缺乏不仅仅只是技术,还因为在多方面都受到限制,因此始终无法突破。

不过自2019年开始,随着蓝鲸发动机的问世,让我们在传统燃油汽车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这款发动机达到了能够连续运转259小时46分45秒的续航能力,内燃效率高达40%

这样的超长续航一度打破了世界纪录,现如今这款发动机甚至成为了三菱汽车的专用,并且远销其他国家。

除了在发动机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之外,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现如今国内众多车企都开始调转发展的方向,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随着在该领域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领先世界的存在。

无论是在电池、电控、电机的“三电”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全面的掌握,在智能化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当中,也获得了多项专利。

目前我们国家的汽车市场当中,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3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样的成绩,无疑给传统燃油汽车的销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太嚣张了!日媒称: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原因很真实 - 天天要闻

单从汽车方面来看,虽然曾经被其他国家看扁,但我们的企业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一直投入自研,最终终于实现突破。

并且在新能源领域当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实现了弯道超车。可见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当中,只有自主创新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6月主流车企销量:比亚迪一哥,零跑新势力一哥,小米或未来一哥! - 天天要闻

6月主流车企销量:比亚迪一哥,零跑新势力一哥,小米或未来一哥!

7月1日,各大车企陆续公布6月销量。作为上半年的收官之月,哪家车企表现更甚一筹,下面我们来瞧一瞧,看一看!首先,不用多想,比亚迪依旧是当之无愧王者。其6月销量为382,585辆,同比增长约19.9%。自主品牌方面,吉利方面同样亮眼,6月的汽车总销量约23.6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上半年累计销量140.9万部,同比增长47...
别人降价,它涨价?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指导价上调1万! - 天天要闻

别人降价,它涨价?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指导价上调1万!

果然,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不是小米的雷军,而是特斯拉的马斯克!就在刚刚,特斯拉官网贴出消息,特斯拉Model 3起步价上浮1万,来到了28.55万,而此前这款车的起步价为27.55万!这在目前各家主机厂都在变着法的降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是印证了那句话,特斯拉果然不走寻常路,而马斯克才是那个最让人捉摸不透的疯子!上图就是...
北京现代:年中收官逆风翻盘 下半年电动新车蓄势待发 - 天天要闻

北京现代:年中收官逆风翻盘 下半年电动新车蓄势待发

不在压力中破局,就在压力中出局!当合资品牌集体承压,北京现代化压力为动力,在2025上半年交出累计销量100,016辆的优秀答卷。特别是6月,在高质产品和营销创新等多维发力之下,取得了21713台月销和环比增长66%亮眼表现。如此成绩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韧性,更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随着电动化征程正式开启,和...
特斯拉欧洲市场低迷:法国6月新车注册量下滑10% - 天天要闻

特斯拉欧洲市场低迷:法国6月新车注册量下滑10%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2日消息,根据欧洲多国交通部门最新披露的数据,特斯拉在2025年6月及上半年于欧洲市场面临着转型阵痛与竞争压力:法国6月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0%,葡萄牙单月增长7.3%,但上半年累计下滑25.3%,意大利上半年则以36.16%的跌幅领跌主流市场。具体来看,法国汽车行业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新车...
30寸6K屏+机械门把手,这5米2国产SUV“该省省该花花”! - 天天要闻

30寸6K屏+机械门把手,这5米2国产SUV“该省省该花花”!

车长超5米2,轴距超3米,吉利银河的旗舰SUV——银河M9来了!银河M9定位旗舰大六座SUV,主打家庭市场。第一眼看到这个车,可以说是熟悉又陌生,熟悉之处在于银河M9采用吉利银河家族涟漪美学设计语言,贯穿式灯带粗壮而又平滑,左右两侧ADB矩
被新能源坑哭后,奥迪重新拥抱燃油了 - 天天要闻

被新能源坑哭后,奥迪重新拥抱燃油了

奔驰、宝马:哟,奥迪小老弟,你终于绷不住啦? 4 年前大张旗鼓说要全面电动化的奥迪,最近终于松口了。 不久前,现任奥迪 CEO 格诺特·多尔纳在接受媒体 Autocar 采访时表....
中国车企出海全新里程碑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 天天要闻

中国车企出海全新里程碑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TechWeb】7月2日消息,比亚迪官方宣布,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当天,首款下线车型为海鸥,未来宋Pro、驱逐舰05等车型也将陆续生产。比亚迪巴西工厂将成为拉美最大新能源车工业综合体,加速拉美新能源转型。据悉,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选址于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