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够买得起汽车的人也在不断地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消耗品,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汽车的性能会出现损坏,安全系数也会越来越低,达到一定的使用标准之后,汽车就会进入报废之列。
汽车报废是不难理解的,一部分车主也会遵循相应的规定,将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按照正规的程序处理。只不过从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道路边上会有很多被车主遗弃的车辆,这种车辆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具有行驶的价值,但车主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车辆进行直接的报废处理,反而直接扔在路边不管。这样的车一般被人们称之为“僵尸车”,那么这些车主为什么会选择直接扔掉汽车,不进行报废处理呢?
国内汽车报废的标准随着时代的不同也发生了多次的更改,比如说1991年所规定的报废标准,是汽车的行驶里程数超过70万km就必须进行强制报废。后来这一标准更改为超过60km的汽车,在国家相应补贴之下,车主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汽车的报废标准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普通的私家车按照60km或70km的标准进行报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那些具有营运性质的车辆来说,所行驶的年限达到八年就必须进行强制报废。
一般来说汽车报废的时候,国家也有相应的补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们将汽车报废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那么为什么一些车主即使在有补贴的情况下,依旧会选择直接抛弃汽车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一些被人们丢弃在路边的车辆可能是被车主被迫丢弃的,这些车辆可能属于涉事范畴。车主在对自己的汽车进行报废处理的时候,需要将报废的汽车交给车管所,车管所对于每一辆报废的汽车的具体情况也会进行严格的查阅。
这样一来,如果一些涉及刑事案件或者非法运输的车辆在报废处理的时候被车管所查询到之后,这些车辆的相关车主可能就会面临相应的处罚,甚至官司缠身。所以说一些涉事人为了减少麻烦,就不敢去车管所对汽车进行正常的报废。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车主来说,之所以不愿意去车管所进行正常的汽车报废,主要还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就是因为报废的利润与实际情况不符。虽然在车管所对汽车进行报废的时候,车管所也会给予车主一定的补贴,但这些补贴是非常少的。
因为车管所在处理汽车的时候,并不会在意汽车原来的价值,只是按照汽车的重量来计算补贴。普遍来说,车管所给车主们的补贴只有几百块钱,与其如此,很多人还不如想着把汽车直接扔掉。不仅如此,部分汽车本身虽然已经达到了报废标准,但是汽车里面的相关零部件可能是车主新换的。并且这些新换的部件还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很多车主往往会选择拆件扔车这样的方式对汽车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是因为汽车报废的流程非常的复杂。汽车报废的流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流程是严格的具有明文规定的。车主如果想要对汽车进行报废,那么就必须带着个人证件以及证明这辆车属于自己的证件,然后去相关的部门填写车辆注销单,并且拿到准许报废的通知单。然后车主们还需要拿着这些文件去对车辆进行相应的检验流程的手续办理,把这些手续全部都办理完,至少需要花费几周的时间,甚至可能高达几个月。
更重要的是,车主们在办理车辆报废手续的时候,需要去不同的机构进行办理,而这些机构的上班时间可能与车主个人的上班时间有所冲突,所以很多人只能通过请假的方式来专门办理汽车的报废手续。这样一来既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同时也给自己工作单位的老板带来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很多车主们为了节省这些繁杂的麻烦,干脆就直接把报废的汽车扔掉。
结语:
从总体上来说,那些被车主们扔在道路上的“僵尸车”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都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这些被随意扔掉的汽车既影响了城市交通,同时也不利于市容市貌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这些汽车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长期的风吹雨淋之下,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公共安全问题。
为了减少“僵尸车”的出行,相关部门也做出了努力,比如说现在的部分城市提高了汽车报废的补偿额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的保证了车主们的利益。而且部分城市在对汽车报废处理的时候,也允许车主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汽车的一些零部件进行拆卸,并且按照相应的价格来核算。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得以全面普及的话,那么被车主们直接丢弃的汽车的数量也会逐渐减少,从而进一步维护城市的公共环境。
今日话题:“僵尸车”日渐增多,多数车主为何宁愿把车丢掉,也不送去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