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万租宾利慕尚是什么体验?名片拿到手软,BBA车主纷纷驻足观看

2022年07月01日01:23:13 汽车 1721

当下很多年轻人为了面子纷纷去租赁豪车,圆豪车梦,还能促成合作,一举多得,因为豪车就是移动的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凸显实力,尤其是几百万元的豪华车,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它们就是天花板,几代人努力或许才能触及,所以一些年轻人想到了租赁,也促进了豪车的租赁业务。

花1万租宾利慕尚是什么体验?名片拿到手软,BBA车主纷纷驻足观看 - 天天要闻

图中这辆蓝色的宾利慕尚是山西一位小伙花了1万元从老板手里租来的,他表示花一个半月工资实现自己的豪车梦也值得。要知道宾利慕尚是劳斯莱斯的姊妹花,它们的实力相当,由于品牌知名度的原因,宾利慕尚比劳斯莱斯幻影便宜一点;不过在十几年前劳斯莱斯和宾利慕尚刚分开的时候,它们的价格相当,甚至落地超千万元。

花1万租宾利慕尚是什么体验?名片拿到手软,BBA车主纷纷驻足观看 - 天天要闻

小伙开着宾利慕尚来到了当地的酒店门前,面对一众豪车,宾利慕尚显得很“从容”,气场和劳斯莱斯差不多;奔驰宝马等一众豪车车主靠两边,回头注目,随后他们主动上前打招呼,并且递来名片,小伙表示名片拿到手软。

花1万租宾利慕尚是什么体验?名片拿到手软,BBA车主纷纷驻足观看 - 天天要闻

据了解这是一辆2013款的宾利慕尚6.8T Mulliner特别版,当年落地近700万元,在素车的基础上进行了选配,对于劳斯莱斯和宾利来说,稍微选配一点配件那么就价值一辆入门级的奔驰和宝马。如今这辆宾利慕尚的气场依旧不退,顶级豪车的设计很前卫,即使再过十几年前依旧不会落伍。

花1万租宾利慕尚是什么体验?名片拿到手软,BBA车主纷纷驻足观看 - 天天要闻

宾利慕尚的车内装饰很豪华,曾经很多车友表示宾利慕尚较劳斯莱斯来说内饰设计更有科技感,而劳斯莱斯的内饰设计太端庄,过于讲究,以至于很多年轻人表示欣赏不来,相反宾利慕尚的内饰更能俘获年轻人的芳心。

花1万租宾利慕尚是什么体验?名片拿到手软,BBA车主纷纷驻足观看 - 天天要闻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吉利星瑞、长安UNIV、艾瑞泽8,十万级国产车中谁最强? - 天天要闻

吉利星瑞、长安UNIV、艾瑞泽8,十万级国产车中谁最强?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10万级最强的国产A级车都有谁?是不是感觉心里有点小期待,小激动?别急,咱们慢慢来,看看这些国产小钢炮们,到底谁才是最强动力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啥是A级车。简单来说,A级车就是那些紧凑型轿车,价格亲民,性能
不喊口号,不玩套路,被曝光才知道比亚迪的员工待遇这么好 - 天天要闻

不喊口号,不玩套路,被曝光才知道比亚迪的员工待遇这么好

每年高考季,大家除了关心高考成绩之外,也有很多网友更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竟这时候往往同步进行的还有各大厂商的招聘活动。尤其是在汽车行业就业情况不太乐观的今天,很多业内外人士都对各大主机厂的员工待遇表示关心。随着近日比亚迪一份内部通知被曝光,大家这时候才发现,低调的比亚迪原来真的如王传福所说,比亚...
北汽制造全新“212”首批进店!大G的既视感,内饰彻底开窍 - 天天要闻

北汽制造全新“212”首批进店!大G的既视感,内饰彻底开窍

相信小伙伴最近都被北汽制造新一代的212给刷屏了!没想到,这款老北京212竟然还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侧面上也看得出来,这款车在网友心中的地位。而此次的换代,可以说是向曾经212的一个告别,准确的说是向一个时代的告别!所以不管未来怎么样,北汽制造也算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也算是给了网友们一个交代!在设计上,这...
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 - 天天要闻

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

5月9日,李斌在蔚来50万台下线仪式上宣布,蔚来第二品牌乐道汽车将于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发布。-电池分为60度和85度,60度采用比亚迪磷酸铁锂,85度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车辆风阻极低,采用碳化硅800v平台,轻量化设计使能耗控制在
降价加气囊,18.98万起售!星纪元ET终于听劝了? - 天天要闻

降价加气囊,18.98万起售!星纪元ET终于听劝了?

5月9日,随着星纪元ET正式上市,该车共推出了8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8万元-31.98万元。在此之前,被网友吐槽的低配没有侧气帘和中央气囊的问题,被奇瑞汽车听到并且采纳了,全系的最低配车型,也就是增程PLUS版本,增加了侧气帘和中央气
全新中国商务出行,红旗HQ9 PHEV重塑高端MPV荣耀标杆 - 天天要闻

全新中国商务出行,红旗HQ9 PHEV重塑高端MPV荣耀标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商务车市场曾长期被外资品牌主导,如丰田的普瑞维亚、本田的奥德赛以及大众的途安等。这些车型虽然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一定的市场地位,但它们的设计理念、配置以及服务往往难以全面适应中国商务出行的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