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件事大家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很普遍,更不用提这件事如果牵涉到中日两边。来自中国的红旗H9正式登陆日本市场,既有觉得弘扬国威的,也一定会有少部分认为作秀之嫌。并不奇怪,因为初来乍到的新鲜感涟漪,需要时间平复才能逐渐澄清复杂下的真相。
今天我们尝试不从整体宏观去看,而是究其细节从几个点来拓展新的思路。
一、关西港(大阪)
红旗H9登陆日本的地点,也许只是巧合,不是东京也不是横滨,而是关西港口(大阪)。相信会有人从“钱”的角度出发,觉得从天津发往大阪的货运集装箱应该相对便宜。
但,红旗H9正式登陆日本市场这么轰动的事件,需要为了一点点运费考虑吗?这显然说不通,并且天津港发往东京与大阪的集装箱价格差不多,走东京港的价格其实更优惠。那么从实际出发在商言商,以及从标志性新闻事件的角度来看,一汽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凡尔赛”昂扬登陆东京港才是。因此,推测下来这种低调也许是有意而为之。
而对于关西,中国国民并不陌生,二战时偷奸耍滑的关西兵尤其是甲种师团里的大阪第四师团,声名远扬。他们眼里关心的只有生意,其他方面的因素可以降低到最低。就和茅台酒早就在日本开卖一样,红旗登陆日本考量放在第一位的,还是尊重商业本身。也因此,或许一切只有时间方可给出答案。仅就目前来看,红旗H9作为中国品牌豪华旗舰并不能同当年定远舰参访长崎那般威震东瀛。中国汽车品牌才露尖尖角,实际点先从身边的日本韩国市场逐步做起来再说。
二、3辆?
对,总共就只有3辆。
但,红旗H9一小步,中国汽车一大步。
它与之前海尔在银座三越百货斜对面竖起电子广告牌,白色家电打进亚洲最大的电器街秋叶原一样,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当然,会有人提出之前红旗 H7已经实现在日本销售,它更该被视作为旗手。只是H7的身份来历更像是披了马甲做返销,而这款H9却因为铝合金底盘,劳斯与奔驰的外观设计元素加上奥迪内饰功能的一些借鉴,硬生生用整合原创走出了之前套马甲的嫌疑。
不过,这3辆H9到底算是样车去做检测,还是最终会落地“红旗业贩店”开卖,还是需要时间才能给出进一步明确信息。毕竟,对于日本国土交通省的TRIAS汽车产品准入检测,我们也不得而知其中的困难。之前“生而全球”的领克品牌在日本开了新车发布会,可也还没实现在日本本土进行售卖。而红旗H9如果能透过管道进一步释放出硬核产品品质不惧严苛检测并最终落地销售的新闻,相信会墙外开花反推国内市场销售自信。
三、体系与提供更多一种选择
首先,红旗在日本上市要通过日本汽车市场准入检测,但这不等于红旗要直面与日系同价位品牌车的正面硬刚,这是不能搞混淆的基本概念。就和茅台酒一样,本身几块钱的成本能卖到几千块,并不是通过酒瓶与酒瓶的碰撞测试,液体与液体的化学成分PK而形成定案报告最终决定其市场售价的。
可是,这么浅显的道理,用在中国汽车品牌身上却成了某种原罪。似乎去日本去韩国去欧洲这样的海外市场,能否取得成功就在于拆一圈零部件摆地上让人审视,第一是否全原创,第二是否大国工匠技艺,第三是否值那么多钱。
凡事发达成熟的消费市场,一定是多品牌多选择的状态,而不会和我们十几年前那般“老三样新三样缝缝补补再三样”的俗套。红旗H9作为一个独立细分市场的角色,它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中国元素的特点来获取海外市场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WHY NOT?选一个中国豪华品牌难道不可以吗?非要拆开了看再按斤称了卖?
其次,中国汽车品牌因为有了数字化与社媒互动发展的长足进步,以及逐步完善的服务配套体系能力,扬帆出海不是靠单一纬度的产品定胜负论,而是携一套体系出去进行综合作战。红旗H9作为产品登陆日本市场这仅一小步而已,红旗能否将品牌服务、数字化能力等综合体系服务带给海外消费者,那时才是真正叫做中国豪华汽车品牌开战了。
鱼龙听梵声,万里眼中明。
我们期待包括红旗、领克、比亚迪这样的中国品牌无论在日本在海外,接下来真正展现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消费市场引领者的王者之风,望风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