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波冷空气袭来,
冬天就这么气势汹汹地来了。
快收下这份冬季防病攻略,
预防这几种常见疾病,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吧。
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家提醒
全球疫情仍未结束,境外输入的风险依然存在。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但仍然不能松懈,关注境外人员入境可能带来的风险仍有必要。如需出省,应即时关注目的地疫情最新情况,尽量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防病指引
在全球疫情风险持续存在的前提下,应继续提高警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1注意口罩佩戴
☆需要佩戴口罩的场合:出入医疗机构时,出现打喷嚏、咳嗽或等感冒症状时。
☆前往相对密闭的环境、人流密集的场所,及乘坐厢式电梯时。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02 注意手部清洁
☆饭前便后、外出后、触摸公共设施后、打喷嚏或咳嗽后、摘取口罩前后,注意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用流动的水冲洗。没有以上条件时可使用免洗洗手液暂代。
☆未清洁双手时,请勿用手直接触摸眼、口、鼻、眼。
03 注意社交距离
☆出入公共场合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如需近距离接触,请务必配戴口罩。
04 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注意丢弃到垃圾桶,过后需洗手清洁。
05 注意通风和消毒
☆注意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保持居室清洁,可定期用酒精喷雾进行消毒。
06 注意健康监测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干咳、发热、乏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近就诊,如出现发烧的情况,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外出就诊途中务必佩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防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
专家提醒
秋冬季是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发期,病毒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学校等地为高风险场所,需着重关注此类集体单位病例呕吐物的规范化。
防病指引
疫情病原体仍以诺如病毒为主,但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01 注意集体单位的预防
☆出现呕吐、腹泻症状,需立即就医并隔离,患者的呕吐物需规范处理。
☆做好健康管理、检测、考勤等。注意开窗通风和环境消毒。
☆做好对厨工的健康管理,规范制作食物和配餐的过程,有消化道症状的厨工需暂时调离。
☆加强饮用水管理,做到烧开后再饮用。
02 注意家庭及个人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食物煮熟煮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防流感
专家提醒
集体单位应加强流感防控工作。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或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更应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防病指引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
☆注意做好防护,尤其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防人感染禽流感
专家提醒
冬季是禽流感疫情高发期,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的风险可能存在。活禽经营非限制区,和未全面落实活禽经营管理措施的地区应尤其注意防护。
防病指引
☆接触禽鸟后、饭前便后,务必洗手。
☆禽肉和蛋类,需注意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及时就近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接触过禽鸟。
☆注意食材来源,不吃病、死禽肉。
☆不购买不明禽鸟类产品,不光顾活禽售卖摊贩,不长时间停留于活禽档口。
防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
专家提醒
冬季预计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可能性也将有所提高。重点防控场所为中小学,重点防控对象为未接种及未接种2剂含相应成分疫苗的儿童。
防病指引
☆分别接种2剂次含相应成分的疫苗是最快捷有效的预防方法。
☆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既往未患过相应疾病,又没接种过疫苗或只接种过1剂疫苗的人)可应急接种相应疫苗,可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水痘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隔离期自发病至腮腺肿大后5天。
防毒蕈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专家提醒
近年来,毒蕈(毒蘑菇)及有毒植物中毒一直处于高发状态,毒蕈中毒在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生。
防病指引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选择新鲜的,来源可靠的食品原料加工食用,加工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生熟分开。
☆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合规的饭店或餐厅外出就餐。